1982年4 月, Warren和Marshall在《柳葉刀》(lancet)發表《胃炎和潰瘍患者胃內未被發現的細菌》,在其中闡述了驚人發現,“在人胃黏膜上皮表面存在一種特殊的細菌,這種細菌存在于幾乎所有活躍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患者,可能是這些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成果一經發表,在國際消化病學界引起了轟動。“無酸無潰瘍”的理念被顛覆,消化性潰瘍由不可治愈的疾病轉變為一種抗生素和其他藥物可以治愈的疾病。茂名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李景森
2005年10月3 日, 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院宣布將200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Warren和Marshall,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的作用。
幽門螺旋桿菌(HP)的檢查方法 :
1.粘膜組織染色 胃粘膜組織切片,檢測Hp陽性率高,陽性者表示胃粘膜中有up存在。
2.尿素酶快速試驗 將胃粘膜活檢投入加上指示劑酚紅的尿素液中,若胃粘膜有Hp存在,則HP分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后者使酚紅變成紅色,此法簡單,陽性則初步判定胃粘膜中有Hp,但需其他方法證實。
3.血清Hp抗體測定 是間接檢查Hp感染的方法,陽性表明受試者感染了Hp,但不表示目前仍有Hp存在,最適合于流行病學調查。
4.尿素呼吸試驗 是一種非侵入性診斷法,口服13C或14C標記的尿素,被胃粘膜上Hp產生的尿素酶水解成13C02或14C02,從肺排出,陽性表示目前有Hp感染,結果準確。
幽門螺旋桿菌(HP)的治療
質子泵抑制劑(PPI)三聯(PPI+兩種抗生素)7天療法和雷尼替丁枸椽酸鉍(RBC)三聯療法、(RBC+兩種抗生素)作為首選一線治療方案被推薦,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A)、克拉霉素(C)、甲硝唑(M)、四環素(T)及呋喃唑酮(F)等。甲硝唑耐藥率≤40%時, 首先考慮PPI+M+C(A);克拉霉素耐藥率≤15%~20%時, 首先考慮PPI+C+A(M)。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