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新陳代謝,是非常系統的,但是,當我們的腎臟排毒功能出現問題時,人體的整個代謝系統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尿毒癥的病癥,專家指出,患上了尿毒癥后,患者只要多注意飲食,才能調理好身體的新陳代謝,讓尿毒癥的病情得到控制。
尿毒癥患者在飲食上有哪些要求
1、多吃牛奶、雞蛋、瘦肉、魚等動物蛋白,少吃豆制品等植物蛋白,因為植物蛋白利用率低,會加重尿毒癥。老年患者蛋白缺乏
更為常見。肌肉萎縮,體重減輕,所需的蛋白量相對要高一些。
2、充足的熱量才能保證人體蛋白質的貯存。如果補充不足,可導致營養不良;補充過多,可引起高脂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攝取的熱量中以谷類食物為主,少吃蔗糖、果實類食物。盡量少吃脂肪,特別是動物性脂肪。
3、食物纖維既防止便秘,又有利于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脂。人體每天食物纖維需要量為20克左右。食物纖維含量豐富的有薯類(土豆、紅薯等)、粗糧(玉米面、高梁面、蕎麥面、燕麥面等)、蔬菜、水果及硬果食物(花生、核桃等)。血透患者若每天食用270克蔬菜,就可提供20克食物纖維。
4、尿量少或透析次數少、血鉀高的病人,必須嚴格控制含鉀高的食物,如梨、香蕉等。有嚴重高血壓、水腫或血鈉較高者,應控
制鈉的攝入,每天進食鹽4-5克或更少。少尿、高血壓、浮腫的患者,還應嚴格限制飲水,每天飲水量不宜超過排出的尿量。
專家提醒:尿毒癥患者在決定進行透析之前,一定要想好這意味著什么,一旦進行透析,這不僅代表患者需要付昂貴的醫藥費,與此同時,這也代表著患者的病情已經比較嚴重,只能通過透析來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