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麻醉/手術室科是由原市婦幼保健院、市九婦院、市兒童醫院三家醫院麻醉科、手術室合并后組成,是成都市市級醫院中規模最大的麻醉/手術科之一。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四川專委會委員、成都專委會常委及中華醫師協會麻醉分會四川專委會委員單位。目前共有手術間22個,分為中心和實業街兩部分。科室共有醫護人員105人。其中麻醉醫生37人,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16人。...
展開>>
介紹:
麻醉/手術室科是由原市婦幼保健院、市九婦院、市兒童醫院三家醫院麻醉科、手術室合并后組成,是成都市市級醫院中規模最大的麻醉/手術科之一。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四川專委會委員、成都專委會常委及中華醫師協會麻醉分會四川專委會委員單位。目前共有手術間22個,分為中心和實業街兩部分。科室共有醫護人員105人。其中麻醉醫生37人,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16人。碩士13人,在讀碩士生7人。中心手術室共18間(日常開放12間),其中兩個“百級”手術間,實業街分部4間,設施設備齊全。擁有多臺進口麻醉機、多功能監護儀、血氣分析儀、電除顫儀、呼末二氧化碳/麻醉氣體監測儀、神經刺激儀、可視喉鏡、體外循環機、麻醉回路消毒機等多種國內外先進設備。具備開展腔鏡手術設備和骨科手術設備。我科開展了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麻醉、體外循環及體外循環麻醉、控制性降壓、血液保護等各種技術,具有處理困難氣道的設施和技術,包括可視喉鏡、新型喉罩等。具有中心靜脈監測技術和直接動脈測壓技術、熟練掌握心肺腦復蘇等急救措施;同時規范開展手術室外的麻醉技術,實施各類危急重癥圍手術期救治,嚴格控制院內感染,麻醉操作中使用一次性物品。為手術病人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成為手術科室發展的堅強后盾。在產科麻醉和小兒麻醉兩個亞專業具有明顯優勢和突出特點。在產科麻醉尤其產科全麻方面選擇最適合孕產婦生理改變的藥物品種和劑量,最大限度的減少麻醉對母嬰的影響,在產科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方面具先進水平;大力開展分娩鎮痛,并且具有豐富的經驗;每月完成產科麻醉1000余例,分娩鎮痛每月近200例。在產科重癥圍術期搶救具有全面的技術和豐富經驗。對重癥病人圍術期開展呼吸監測、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血氣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調控呼吸、循環和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內環境;正確掌握液體復蘇技術、圍術期輸血和成分輸血指征,在大失血休克和DIC的搶救方面卓有成效,充分保障母嬰安全,搶救成功率100%。完成了大量病理產科、高危產科的麻醉。每月完成婦科麻醉約250-300例,能正確處理好具有合并癥病人的麻醉管理,在預期大失血手術病人進行血液稀釋、控制性低血壓等血液保護技術。具有多名接受小兒麻醉專科培訓的麻醉醫師,具備小兒麻醉所需全套設施,在小兒麻醉尤其是新生兒手術麻醉和先心病手術麻醉居于省市先進水平;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纖支鏡檢查術麻醉上獨具特色,率先在本市開展小兒無痛胃鏡麻醉,并曾獲市級新技術獎。還開展小兒各種介入治療的麻醉、鞘內注射麻醉、中深度鎮靜等業務,開展小兒胸腔鏡、腹腔鏡手術麻醉,率先開展及推廣床旁超聲在小兒麻醉中的應用;在小兒重癥病人麻醉中開展有創監測、血氣監測及進行內環境調控、生命支持,成功完成大失血手術麻醉、頜面部巨大腫瘤、頸部巨大腫瘤、縱膈腫瘤等合并困難氣道的麻醉、合并心肺疾病小兒病人麻醉、各種先心病手術的麻醉。每月完成小兒手術麻醉400余例次。我科重視科研課題的研究,目前有四川省衛生廳、成都市衛生局立項的5項,在研課題1項。近期開展超聲引導下深靜脈穿刺和神經阻滯、可視喉鏡加探條用于困難氣道、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小兒術前鎮靜等新技術。學科成員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我科為四川省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基地(麻醉,獨立培養),已招收規培學員2期。2013年成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授予的產科麻醉培訓基地及兒科麻醉培訓基地。通過學科成員們的不懈努力和院內婦產科、兒外科的通力合作,我院婦產科、兒科麻醉技術水平已達省市先進水平,希望在不遠的將來進入國內先進行列。人員結構科室現有醫護人員54人,其中,麻醉醫師48人(主任醫師8人,副主任醫師12人,主治醫師19人,住院醫師9名),其中博士1人,碩士25人,醫師碩士以上人員比率52%。麻醉護士6人。學科建設2013年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授予全國產科麻醉培訓基地2014年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分會全國小兒麻醉培訓基地2018年國家衛健委全國分娩鎮痛示范醫院2020年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分會全國小兒舒適化醫療培訓基地2021年成都市重點學科核心技術1.全身麻醉2.椎管內麻醉3.神經阻滯麻醉4.心臟手術麻醉及體外循環5.血液稀釋6.血液回收及保護7.圍術期床旁超聲等新技術8.有創循環監測9.麻醉深度監測10.肌松監測11.無線體溫監測12.血氣分析核心業務1.各種手術麻醉2.分娩鎮痛3.中深度鎮靜4.無痛人流5.無痛胃腸鏡6.無痛鞘注7.各類危急重癥圍手術期救治醫療服務1.產科麻醉:建立健全普通剖宮產麻醉的規范,標準操作流程,質量控制及評價體系。建立危急重孕產婦的搶救流程預案;嚴重產科出血圍術期救治方案,血液保護,研究兇險性前置胎盤腹主動脈球囊阻斷術中患者病生改變的麻醉應對策略;完善術后鎮痛配方改進,聯合腰方肌阻滯等神經阻滯,完善術后鎮痛管理;制定分娩鎮痛相關SOP及搶救預案,通過規范化管理和多科協作提高分娩鎮痛質量和滿意度。2.兒科麻醉:制定普通兒科麻醉的標準操作流程,研究預防兒科麻醉嚴重并發癥的圍術期管理策略,探討床旁超聲技術應用于危重癥、新生兒的麻醉管理,輔助ECMO技術的開展。建立規范化的兒童舒適化醫療管理體系,探討優化小兒舒適化醫療中鎮靜鎮痛用藥方案。3.新生兒圍術期質量改進的大數據分析:研究并開發臨床預測模型在新生兒圍術期管理中的應用,制定簡便有效的風險評估方案有助于臨床醫生早期識別高風險患者,優化圍術期管控策略,改善新生兒患者的預后。目前已經完成了新生兒鎮靜中不良事件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新生兒ERAS相關研究,新生兒圍術期低體溫相關研究,新生兒非預計二次手術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及新生兒術后腎損傷相關研究。4.麻醉深度與器官保護: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對兒童患者心臟驟停后腦組織神經功能的影響,對生存率的影響,從而探尋兒童心臟驟停后亞低溫治療期間,機體最佳可行的麻醉深度,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安全的實驗依據,從而更好的指導臨床治療研究目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