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與對待宮外孕

          發布時間:2016-04-18   來源:中華康網   

          正常情況下,受精卵會由輸卵管遷移到子宮腔,然后安家落戶,慢慢發育成胎兒。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受精卵在遷移的過程中出了岔子,沒有到達子宮,而是在別的地方停留下來,這就成了宮外孕,那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宮外孕呢?

          1.輸卵管妊娠的變化與結局 輸卵管管腔狹小,管壁薄且缺乏粘膜下組織,其肌層遠不如子宮肌壁厚與堅韌,妊娠時又不能形成完好的蛻膜,不能適應胚胎的生長發育,因此,當輸卵管妊娠發展到一定時期,將發生以下結局:

          (1)輸卵管妊娠流產:多見于輸卵管壺腹部妊娠,發病多在妊娠8-12周。受精卵種植在輸卵管粘膜皺襞內,由于輸卵管妊娠時管壁蛻膜形成不完整,發育中的囊胚常向管腔突出,終于突破包膜而出血,囊胚可與管壁分離,若整個囊胚剝離落入管腔并經輸卵管逆蠕動經傘端排出到腹腔,形成輸卵管完全流產,出血一般不多。若囊胚剝離不完整,妊娠產物部分排出到腹腔,部分尚附著于輸卵管壁,形成輸卵管不全流產,滋養細胞繼續侵蝕輸卵管壁,導致反復出血,形成輸卵管血腫或輸卵管周圍血腫。由于輸卵管肌壁薄,收縮力差,不易止血,血液不斷流出,積聚在直腸子宮陷窩形成盆腔血腫,量多時甚至流入腹腔。

          (2)輸卵管妊娠破裂:多見于輸卵管峽部妊娠,發病多在妊娠6周左右。受精卵著床于輸卵管粘膜皺襞間,當囊胚生長發育時絨毛向管壁方向侵蝕肌層及漿膜,最后穿破漿膜,形成輸卵管妊娠破裂。輸卵管肌層血管豐富,輸卵管妊娠破裂所致的出血遠較輸卵管妊娠流產劇烈,短期內即可發生大量腹腔內出血使患者陷于休克,亦可反復出血,在盆腔內與腹腔內形成血腫。輸卵管間質部妊娠雖少見,但后果嚴重,其結局幾乎全為輸卵管妊娠破裂。

          輸卵管間質部為通入子宮角的肌壁內部分,管腔周圍肌層較厚,因此可以維持妊娠到4個月左右才發生破裂。由于此處血運豐富,其破裂尤如子宮破裂,癥狀極為嚴重,往往在短時期內發生大量的腹腔內出血。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有時內出血停止,病情穩定,時間久,胚胎死亡或吸收。但長期反復的內出血所形成的盆腔血腫若不消散,血腫機化變硬并與周圍組織粘連,臨床上稱為陳舊性宮外孕。

          (3)繼發性腹腔妊娠:不論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一般囊胚從輸卵管排出到腹腔內或闊韌帶內,多數死亡,不會再生長發育,但偶爾也有存活者,若存活胚胎的絨毛組織仍附著于原位或排至腹腔后重新種植而獲得營養,可繼續生長發育形成繼發性腹腔妊娠。若破裂口在闊韌帶內,可發展為闊韌帶妊娠。

          2.子宮的變化 輸卵管妊娠和正常妊娠一樣,滋養細胞產生的HCG維持黃體生長,使甾體激素分泌增加。因此,月經停止來潮,子宮增大變軟,子宮內膜出現蛻膜反應。若胚胎死亡,滋養細胞活力消失,蛻膜自宮壁剝離而發生陰道流血。有時蛻膜可完整剝離,隨陰道流血排出三角形蛻膜管型;有時則呈碎片排出。排出的組織見不到絨毛,組織學檢查無滋養細胞。子宮內膜的形態學改變呈多樣性,除內膜呈蛻膜改變外,若胚胎死亡已久,內膜可呈增生期改變,有時可見Arias-Stella (A-S)反應,鏡檢見內膜腺體上皮細胞增生,內膜腺體細胞增大,細胞邊界不清,腺細胞排列成團,突人腺腔,細胞極性消失,細胞核肥大、深染,胞漿有空泡。這種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和分泌的反應可能為甾體激素過度刺激所引起,雖對診斷有一定價值,但并非輸卵管妊娠時所特有。此外,胚胎死亡后,部分深入肌層的絨毛仍存活,黃體退化遲緩,內膜仍可呈分泌反應。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免費咨詢在線專家 立即咨詢
        宮外孕是孕婦死亡的原因 
        宮外孕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也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宮外孕像是體內悄悄埋下的一枚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引發危險。損失的不僅是一個無辜的生命,孕婦本人也同樣面臨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磐安县| 中阳县| 洞头县| 黄骅市| 张家界市| 天门市| 定日县| 广河县| 土默特右旗| 顺昌县| 宜昌市| 台东市| 阳原县| 鄢陵县| 玉林市| 社旗县| 祥云县| 玉田县| 宝坻区| 镇远县| 马边| 石渠县| 囊谦县| 成安县| 连南| 金寨县| 赣州市| 金昌市| 筠连县| 高密市| 普洱| 青州市| 华宁县| 进贤县| 图木舒克市| 谷城县| 百色市| 清远市| 中超|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