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痛是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龍秀英 主任醫師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常局限于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廓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都統稱頭痛。頭痛的病因較多,根據國際的分類標準,頭痛發生的病因分為三大類:
1、原發性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
2、繼發性頭痛:最常見的為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還包括頭頸部外傷所致的頭痛和感染,如顱內感染、腦膜炎、腦炎等。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可導致頭痛,如五官科疾病、頸肌緊張等。
3、痛性腦神經病和其他的面痛,如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及枕神經痛。
頭痛還可根據起病的方式進行分類:
1、急性發作頭痛:若患者是急性發作的頭痛,且伴有嘔吐、血壓明顯增高,則應考慮腦血管病,建議患者前往醫院進行CT檢查,排除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但若患者頭痛急性發作,并伴有發熱、感冒時,建議患者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測,如CT、腰穿等檢查,來明確是否為腦膜炎、腦炎;
2、亞急性頭痛:患者非急性起病,并伴有加重的過程,需通過CT排除是否為顱內占位,如腫瘤;
3、慢性起病,如患者頭痛3-5年后,近期反復,尤其是年輕患者,此類情況應考慮原發性頭痛,如女性較多發的偏頭痛、青中年人多發的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
建議頭痛發作的患者,前往醫院神經科,由醫生檢查后明確病因,排除繼發性頭痛,如腦血管病、顱內感染、腫瘤等。原發性頭痛發作時,可使用非甾體類解熱止痛藥物來緩解頭痛,切勿盲目在家服用藥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