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抗鏈球菌溶血素O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抗鏈球菌溶血素O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侯鳳琴 主任醫師

抗鏈球菌溶血素O偏高,見于近期感染過A組、C組、G組溶血性鏈球菌。絕大多數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可以出現抗鏈球菌溶血素O偏高。C組和G組的鏈球菌感染,也可以產生抗鏈球菌溶血素O,通常比較少見。細菌感染后1周左右,可以出現抗鏈球菌溶血素O陽性,2-3周的時間內,抗鏈球菌溶血素O的水平可以達到頂峰,存在數月時間后,滴度會逐漸下降。感染鏈球菌后,可以表現為抗鏈球菌溶血素O輕度升高。如果發現抗鏈球菌溶血素O輕度升高,有可能近期或者幾個月內,曾經有過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幾率相對較高,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膚黏膜組織感染等。如果抗鏈球菌溶血素O水平顯著升高,一般提示存在風濕、風濕性心臟病的可能,可能是存在鏈球菌表面的抗原,與心肌或者瓣膜的抗原具有交叉性。因為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幾周后,可以引起變態反應,出現風濕熱,表現為發燒、關節疼痛,也可以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