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動脈血栓如何做介入
- 動脈血栓如何做介入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人民醫院 張婧嫻 主任醫師

急性肢體動脈血栓的患者典型表現為疼痛、麻木、運動障礙,觸摸不到脈搏和皮溫低、皮色蒼白等。急性動脈血栓需要盡快處理,肢體能耐受缺血的時間為4-8小時,因而治療時間越早越好,取栓治療應爭取在6小時內進行,一般不應超過12小時。動脈血栓的介入治療是在局麻下將導管直接插入動脈血栓內,局部注入尿激酶等溶栓藥物;血栓變松軟后,利用大腔導管或者取栓器材將血栓抽吸出血管外,直接恢復血流。如果血管內有殘留的血栓,可以置入溶栓泵,泵入溶栓藥物,溶解血栓,同時給予抗凝治療,介入下動脈導管溶栓可以治療發生在14天內的血栓。
慢性動脈血栓的介入治療主要使用取栓器械,將陳舊性血栓打碎后抽吸于血管外,對于原有的血管狹窄部位可以進行球囊擴張、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療,恢復動脈管腔的通暢性,改善臟器供血。
動脈血栓是由于動脈血管內形成血栓,堵塞血流導致的臟器缺血性改變,分為急性血栓形成和慢性血栓形成,急性血栓形成比較多見。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