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斷指再植血管危象怎么回事
- 斷指再植血管危象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瀏陽市人民醫院 劉樂 副主任醫師

斷指再植血管危象是指縫接吻合的血管發生血液通路受阻,從而危及移植組織及再植肢體存活的一種病理現象。血管危象是顯微外科術后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一旦發生血管危象而又得不到及時正確的處理,常可導致移植組織或再植指體的失敗。血管危象主要體現在動脈痙攣、動脈栓塞及靜脈栓塞三個方面,動脈痙攣好發于術后1-7天內,多發生于術后1-3天內。完全性的斷指再植術因遠端已失神經支配,斷指部分的動脈處于松弛狀態,通常不會導致攣縮。
血管痙攣大部分發生于近端,近端的動脈痙攣常可導致斷指供血中斷,從而出現危象。處理方法是尋找引起痙攣的原因,因室溫較低,病人有寒冷感時應采取保溫措施。因疼痛所致即注射鎮痛劑,小兒斷指再植術后常哭鬧而引起血管痙攣,可采用冬眠或者其它鎮靜劑使患兒安靜入睡。除采取上述措施外,應立即肌注罌粟堿或其它血管解痙藥,并嚴密觀察肢體變化情況,經過10-30分鐘動脈痙攣即可緩解。肢體由蒼白轉為紅潤,肢體溫度回升,出現毛細血管充盈現象,指端切開處重新流出鮮血。
動脈栓塞大部分發生于術后1-3天內,又以術后24小時內多見。靜脈栓塞應根據斷指的致傷原因,對離斷部位進行不同的處理。單純的切割傷或者電鋸傷常于術后3天內發生靜脈栓塞,局部無明顯感染者,應予以手術探查,探查的方法與動脈大致相同。術后局部已發生感染或術后5天以上發生靜脈栓塞者,可采用指端側方切開放血,并全身肝素化的方法來保持斷指的循環平衡,借以促進建立靜脈的側支循環。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