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婦科 /婦科病

        三九做艾灸的好處

        2018-01-29 12:00 閱讀:1400

        產后女性,多有虛寒體質,一降溫更是手腳冰涼、胃寒脹痛、怕冷、感冒、痛經、肥胖,甚至婦科病都來報道了。冬季養(yǎng)生,要以補陽養(yǎng)陽為主,在眾多的中醫(yī)外養(yǎng)法中,艾灸是驅寒補陽的最佳方式,而在整個冬季,冬至、三九又是一年中補陽的黃金期。

        產后胃寒和宮寒

        產后身體虧虛,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穿的太少,吃的太涼,身體長期處于低溫狀態(tài),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健康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胃寒和宮寒。女人靠血養(yǎng),而血是通過脾胃消化,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將食物轉化而來;如果腹部溫度低,消化酶的工作效率受到影響,小腸的轉化能力低,脾胃功能弱,食物無法轉化成濡養(yǎng)臟腑的物質,能量積壓形成體內毒素,自然黑眼圈、“黃臉婆”、色斑、肥胖等問題都會出現。

        腹部有很多重要經脈,如胃經、肝經、脾經、腎經、任、沖、督三脈,都起于腹腔內,腹腔、盆腔的血液占人體血流的70%,這里的血流速度比較慢。如果腹部溫度低,會導致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血液流速會更慢,身體毒素得不到及時清理,給身體帶來傷害。而宮寒直接的影響就是孕育問題和婦科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痛經等。

        艾灸是給女性驅寒補陽的最佳方式

        對于女性來說,一生的保養(yǎng)課題就是給腹部保溫,有一種方法非常有效,那就是艾灸。艾是純陽植物,艾灸時的溫熱為身體補充陽氣,并把寒氣排出體外,特別適合虛寒體質的調理。

        氣是人的生命動力,血為人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氣血充足、運行順暢,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艾灸可以補氣養(yǎng)血、疏理氣機,使得氣血調和、身體健康。經絡是氣血運行之通路,經絡暢通,氣血才能正常運行,營養(yǎng)物質才能正常輸送,而寒邪往往阻礙經絡,導致疾病。艾灸散寒除濕的效果非常顯著,有溫經通絡、驅寒補陽、調和陰陽的作用。

        冬至、三九做艾灸是補陽的黃金期

        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一年中冬至和三九是艾灸補陽的黃金期。此時艾灸可以將節(jié)氣、艾灸和穴位三者結合起來,更好地發(fā)揮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和對氣候的適應力。冬至艾灸的時間選擇為冬至前后4天,一共持續(xù)9天。三九天艾灸的時間選擇為冬至后的第19-27天。

        常用穴位

        神闕穴位于肚臍,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沖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后天之要穴。艾灸此穴可將初生之陽堅固在體內,慢慢生發(fā)生長,為體所用。關元穴位于神闕下三寸,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艾灸此穴有調節(jié)內分泌、強身固體的作用。

        命門穴位于腰背的正中部,灸此穴可強腎固本、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促進氣血運行。足三里穴位于足部膝眼下三寸,脛骨旁一寸,灸此穴可改善足部怕冷癥狀,有理脾胃、調氣血、助消化、補虛弱的功效。

        女性在冬季做艾灸,可以增強抗寒能力,改善膚色、預防感冒和各種婦科疾病;經常做艾灸的女性會發(fā)現體質明顯改善,皮膚紅潤細膩,同時艾灸的補益作用還能豐胸,排毒作用還能減肥,可以起到全方位的保養(yǎng)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临猗县| 东乌| 栾川县| 武邑县| 宜州市| 克拉玛依市| 同德县| 孝感市| 西藏| 进贤县| 永福县| 广汉市| 醴陵市| 乌恰县| 凤山市| 福海县| 苗栗县| 红河县| 丰都县| 石城县| 永修县| 临西县| 拉萨市| 昆明市| 江川县| 文成县| 垣曲县| 西青区| 余庆县| 海城市| 会泽县| 高碑店市| 广饶县| 望奎县| 宝鸡市| 绥芬河市| 白玉县| 电白县| 彰化市|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