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對身體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瀉藥可能導致頑固性便秘。對于長期服用瀉藥的人群,一旦停用瀉藥可能會導致腸壁神經感受細胞的敏感性降低,即使腸道內有足夠的糞便,也不會刺激大腦的神經中樞,引起排便反射,導致便秘。
2. 瀉藥可能導致水電解質紊亂。瀉藥中含有大黃、番瀉葉、葉酚酞等導瀉成分,大量服用可能導致腹瀉病,進而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現象。
3. 瀉藥可能引起痔瘡及脫肛。大劑量使用瀉藥或對瀉藥敏感性較強的人群,在服用瀉藥后會對腸壁的黏膜及肌肉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嚴重時會出現疼痛,痔瘡及脫肛等癥狀。
4. 長期服用瀉藥可能增加大腸癌的發生風險。刺激性的瀉藥中含有成為蒽醌類化學物質,長期服用后不僅會導致大腸上皮的黏膜細胞萎縮,大腸變薄,而且還會使大量黑色素在腸道黏膜內堆積,使腸道表面變成黑色,出現結腸黑變病,進而增加結腸癌的發生風險。
此外,對于孕婦、肝硬化的病人、老年人和糖類瀉藥等不合適的人群應用瀉藥也會有危害。
因此,在使用瀉藥時,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注意控制用量和藥物使用時間,同時要注意觀察身體反應情況,如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