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幾種治療膽結石的偏方:
1. 水煎金銀花、蒲公英、金錢草各25克,柴胡、青皮、克陳皮、石斛各20克,白芍15克,連翹15克,黃芩10克,三棱10克。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適用于肝膽氣郁、濕熱蘊結型的膽結石患者。
2. 綠茶末。曬干研沫,沸開水沖,趁熱連茶沫一起飲下,每天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飲一次,其他時間隨時可服,初服時每次2茶匙,每天服5次,約2天后,改為每次1茶匙,每日4次。
3. 吊南瓜蔓茶。吊南瓜蔓100克。洗凈切碎后放到熱水瓶中,用開水浸泡好后當茶飲用,可連服三四天,每天換藥重泡。
4. 香油炒核桃仁。核桃仁120克,純香油30~60克。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5. 金錢草粥。新鮮金錢草60克,粳米50克,冰糖15克。金錢草洗凈,水煎取汁,粳米淘洗干凈,倒入藥汁,加水適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攪拌溶化,隨意服食。作用:清熱祛濕,利膽退黃;適用于濕熱蘊積于肝膽,膽道結石,肋下常痛,厭食油膩。
6. 白茅根燉肉。鮮白茅根50克,豬精肉500克。白茅根、豬肉洗凈,肉切片,白茅根切成小段,一同入砂鍋中,加蔥、姜、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使肉熟爛,除去蔥、姜、白茅根,加入精鹽、味精,吃肉喝湯。
偏方雖然存在一些療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在使用任何偏方之前,請務必咨詢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以確保安全和有效。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