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看著可愛的寶寶,之前的辛苦一下子煙消云散。但是隨著一些所謂的產后后遺癥的出現,這又讓不少媽媽頭疼了。
1、產后惡露不凈
有的媽媽生完寶寶后,惡露淋漓不凈,一直腹部隱痛,好像里面有東西揪著痛。中醫認為惡露不凈,是因為妊娠期母體本身的營養不夠,另外就是產婦在分娩時消耗了很大的體力,導致產后氣血虛,子宮收縮不良。正常情況下,產后4-6周惡露完全排盡。剖宮產的產婦惡露時間比順產分娩的要長些。如超過時間仍淋漓不盡者稱為惡露不盡。惡露不盡主要是:子宮修復不全、宮寒,氣虛不攝,導致淤血停留。通過骨盆修復、溫宮等方法可得到很好的改善。
2、產后手痛腰痛腿痛
有的媽媽懷孕的時候就偶感手腕疼痛。生完寶寶后,手痛的感覺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每次抱完寶寶或提完重物會更加痛,發現自己的腰也經常會半夜痛得醒來。
關節痛是產后很多媽媽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在分娩時,皮膚的毛孔和關節被打開,加上產后氣血兩虛,一旦受涼風寒就會滯留于關節肌肉中,引起“月子病”。中醫認為,腰疼主要有幾種原因:產后子宮收縮復舊不全,惡露不盡;產后體虛,氣血不足,寒濕入侵;月子期間勞累或坐姿不正確、腎氣不足等。
懷孕和生產引起的腰痛,一般在產后一周就會減輕,如果疼痛超過一周沒有減輕或持續疼痛,就要重視了,其實這種情況很普遍,在好媽媽也是非常常見的,就是因為問題的普遍性,所以很容易被媽媽們忽略,最終落下月子病。通過骨盆修復、身體酸痛等理療可以很好的改善。
3、骨盆松弛盆底肌受損
很多媽媽生完寶寶后發現盆底肌明顯松弛,甚至有時還影響到了夫妻間的生活情趣。中醫認為,懷孕時身體開始分泌可以使韌帶松弛的荷爾蒙,分娩的時候因為這些物質的作用,骨盆輪變得松弛,未來使分娩變得容易。所以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生完孩子盆底肌都不可避免的松弛。另外,有些媽媽為了讓身形恢復得快一些,產后沒多久就使用收腹帶,這對于盆底肌的傷害是很大的,讓盆底肌受壓導致張力性尿失禁或陰道松弛。
4、奶水不足
奶水是否充足最主要取決于以下原因:
乳腺管是否暢通,乳腺管阻塞,表現為乳房漲,但奶水分泌很少,通過疏通乳腺,增加乳汁分泌,同時可以預防乳房下垂、松弛等現象。寶寶吸得多不多,還要定時,特別是晚上,因為晚上是泌乳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
脾胃運化功能好不好,否則吃很多很好也不能轉化成奶水,脾虛表現為乳房松軟不漲,是因為脾運化功能差,不能將吃進去的食物轉化為氣血和營養,所以很多媽媽會出現吃的很多,但奶水不足,腹部肥大等情況。通過調理脾胃,增強運化和代謝功能,增加乳汁分泌,代謝體內毒素和垃圾,對恢復身材也有很好的幫助。另外要放松心情,不要想太多,注意休息。
5、產后調理不可忽視
產后是婦女心理最脆弱、生理最虛弱的時期,也是女性生理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在這段時間恢復的好不好關系到終生健康。妊娠期間產婦的所有生理系統、器官、骨骼、經絡都發生了重大改變,導致女性產后體質虛弱、身體酸痛、代謝失衡、內分泌失調,并可能由此引發多種產后病癥,給未來身體健康帶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