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腺瘤是常見的十二指腸良性腫瘤,約占小腸良性腫瘤的25%。根據其發源,十二指腸腺瘤可分為Brunner腺瘤和息肉樣腺瘤兩種。Brunner腺瘤系十二指腸粘液腺(Brunner腺)腺體增生所致,其導管通過Lieberkuhn腺陷窩開口于十二指腸腔,分泌含粘蛋白的粘液和碳酸氫鹽。Brunner腺瘤通常位于十二指腸球部,降部和水平部依次減少。
Brunner腺瘤顯微鏡下所見無明顯包膜,由纖維組織、平滑肌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小葉結構,可見腺泡、腺管和潘氏細胞,故認為屬錯構瘤,極少惡變。
由于十二指腸腺瘤可能會導致上腹部不適、飽脹、疼痛或梗阻等臨床癥狀,因此,臨床上常通過鋇餐或氣鋇雙重造影和十二指腸鏡等手段進行診斷。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包括腫瘤小且蒂細長者可經內鏡切除、腫瘤較大,基底較寬應經十二指腸切除、球部腫瘤直徑>3cm,基底寬,切除后十二指腸壁難以修復者,可行胃大部切除等方法。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