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講,可以從臨床癥狀、舌象、脈象3個方面,來判斷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1. 臨床癥狀:中醫學認為“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如果出現怕冷、手腳冰涼、腰膝涼等癥狀,一般提示為腎陽虛;如果出現咽干顴紅、潮熱、盜汗、五心煩熱(手足心發熱,并自覺心胸煩熱)、心煩、失眠、多夢、早泄、遺精等癥狀,一般提示為腎陰虛。
2. 舌象:舌淡胖苔白,一般考慮為腎陽虛,如果存在腎陽虛,則津液輸布障礙,水濕之邪停滯而致舌淡胖苔白;舌紅少苔或無苔,一般考慮為腎陰虛,這是因為陰液虧乏,虛火上炎,而舌失津液滋潤,故舌紅少苔或無苔。
3. 脈象:脈沉無力,多提示為腎陽虛,這是因為腎陽虛衰,陽氣不足,升舉鼓動無力,故脈沉而無力;脈細數,多提示為腎陰虛,這是因為陰液不足,不能充盈脈道,所以脈搏比較窄,另外,陰虛可以引起虛熱內生,使得氣血運行加快,導致脈搏頻率加快,從而出現數脈。
患者一般根據臨床癥狀可初步判斷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但要想進一步明確診斷,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中醫科就診,由專業的中醫師結合舌象、脈象等綜合進行判斷。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