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指血液從肛門排出,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和大便相混或者不相混。便血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 消化道本身的疾病:
1.1. 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1.2. 胃、腸道潰瘍和炎癥;
1.3. 阿米巴寄生蟲感染;
1.4. 瘤,包括息肉和癌;
1.5. 痔,一種位于肛門部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
1.6. 腸套疊導致腸道血管破裂出血;
1.7. 肛裂,肛管皮膚全層裂開,并形成慢性潰瘍的一種疾病;
1.8. 大便干燥擦傷。
2. 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統的疾病:
2.1. 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2. 急性傳染病,如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
2.3. 維生素缺乏癥,如維生素 K 缺乏;
2.4. 農藥鼠藥中毒或抗凝藥物副作用。
出現便血的癥狀時,建議及時就醫,以便確診和治療。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