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脈的脈象特征是脈搏的范圍短小,脈動多在關部應指較明顯,而不能觸及寸部和尺部。短脈的形成與臟腑氣血關系密切,如肺朝百脈、肝藏血、脾統血等功能變化,均可引起脈象的改變。
短脈的病癥多見于氣郁或氣虛。因氣滯血瘀等原因致使氣機運行不暢,令脈氣不能伸展而見短脈,此時脈短而有力。或因心氣虧虛,則無力鼓動血行,而且不能充盈脈道故意達四末,令寸口脈搏動短小且無力。臨床傷暑而致耗氣傷陰、肺氣虧虛而致自汗、心氣不足、心血虧虛而致驚悸怔仲、陰精虧損虛熱內生而致骨蒸潮熱等均見虛脈。此外,陰虛血虧所致的痿痹、盜汗、遺精、出血、勞嗽等;陽虛氣衰所致的頭目眩暈,短氣乏力,腹脹納呆等亦可出現虛脈,虛脈復合或相兼脈。
總的來說,短脈往往反映了人體內部的氣血不足或運行不暢。在臨床實踐中,醫生通常可以通過把脈和其他醫學檢查來確定是否存在短脈現象,并進一步判斷可能的病癥。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