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的藥物一般可以長期服用,但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注意定期檢查肝功能、肌酸激酶,關注肌肉不適反應。
他汀類藥物以降血清、肝臟、主動脈中的膽固醇及降低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為主,一般可用于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和冠心病,通常都需要長期用藥。但長期服用易出現副作用或不良反應,如肝功能異常、肌病以及其他副作用。
1、肝功能異常他汀類藥物可引起肝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ALT、AST升高,發生率大概是1%~3%。ALT、AST升高和他汀類藥物使用劑量有關。劑量越大,越容易發生ALT、AST升高。減量或停藥之后,ALT、AST一般能恢復到用藥前的水平。ALT、AST升高幅度不大的,可在嚴密觀察下繼續服用他汀類藥物,中重度升高,則需要停用,并隨訪肝功能,直到ALT、AST恢復正常后,再考慮在醫生指導下繼續服用他汀類藥物。
2、肌病肌病是他汀類藥物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他汀類藥物相關肌病的表現有無癥狀肌酸激酶升高,或肌酸激酶正常,但肌肉疼痛,或肌肉出現無力、沉重、痙攣、僵硬、疼痛等癥狀的同時,也出現肌酸激酶升高,或者出現橫紋肌溶解癥。如果出現這些不良反應,應遵醫囑作減量或停用處理。
總的來說,他汀類藥物在長期服用過程中需嚴格遵照醫囑并密切關注不良反應,同時要定期進行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的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的不良反應。如有任何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