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2月份以來,隨著寒流的降臨與病毒感染的流行,各城市醫院的兒科門急診量急驟上升。患兒表現出的大部分癥狀為高熱、咳嗽、流鼻涕、一部分還有嘔吐、腹瀉等癥狀。
為什么兒童在冬季更容易感冒?
感冒是人最頻發的疾病,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年有2~4次感冒,兒童平均每年6~8次感冒。感冒好發于冬春季。冬季氣溫較低,室內外溫差大,驟冷驟熱,氣候無常,可使唿吸道粘膜下血管收縮,粘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分泌減少,粘膜防御屏障作用減弱,容易讓病毒乘虛而入。
小兒感冒主要有哪些癥狀?
感冒典型的癥狀包括咳嗽、流涕、鼻塞、咽痛(40%),有時出現肌痛、頭痛、乏力,和食欲減退。感冒常常從疲乏開始,感到發冷,噴嚏和頭痛,然后開始流涕和咳嗽,接觸病毒后16小時可以出現癥狀。
發病后2~4天是癥狀高峰,常常在發病后7~10天癥狀緩解。但一些人癥狀可能延續3周。平均的咳嗽持續時間有18天。一些病例可能發展為病毒感染后咳嗽,感染已經消除但咳嗽仍然存在。在兒童這種感冒后的咳嗽超過10天的占35%~40%,超過25天的占10%。
流感或感冒病毒是如何傳播的?
流感病毒典型的傳播途徑是經飛沫(氣溶膠)吸入,或與感染者的鼻腔分泌物或污染物直接接觸。從“手-手”,“手-表面-手”的接觸傳播似乎比飛沫傳播更重要。病毒可長時間在環境中生存(鼻病毒超過18小時)。病毒可能粘附在人手上,隨后帶到眼睛或鼻腔,引起感染。
流感或感冒時家長如何做好護理?
1、病毒感染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只要孩子的免疫功能正常,通常一周左右時間能痊愈(咳嗽流涕可能會延續一段時間)。眾所周知,病毒感染是沒有特效藥的。
2、注意休息
讓孩子充分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病兒年齡越小,越需要休息,待癥狀消失后才能恢復自由活動。
3、調理飲食
孩子感冒后食欲多減退,應根據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別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條等。喂奶的孩子可暫時減少次數,不要強行喂奶,以免發生吐瀉等消化不良癥狀。由于發熱、出汗多、吐瀉等原因引起體液損耗大,應鼓勵孩子多飲水,防止脫水。可給予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
4、當孩子出現發熱時,最好帶他到醫院驗個血常規(社區醫院即可)。
如果白細胞高,考慮有細菌混合感染,可相應吃幾天抗生素控制細菌感染;如果血化驗正常,不需要吃抗生素(因為抗生素對病毒無效)。目前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發熱早期可使用奧司他韋(達菲)。原則上,只要孩子用了退燒藥(或配合物理降溫)后,體溫能降到38℃以下,此時孩子精神狀態好,基本不影響吃喝和玩耍,繼續觀察護理即可,一般三到五天體溫即可恢復正常。
5、如果孩子服藥后體溫不降
或者體溫雖降,但精神狀態仍然不好,或伴有頭痛、聲音嘶啞、反復嘔吐等癥狀,最好及時就醫。
6、其他對癥處理
如:流涕咳嗽重時可配合吃感冒藥和止咳藥,同時可吃一點兒清熱解毒的小中藥,如豉翹清熱顆粒或蒲地藍口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