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化內科 /胃潰瘍

        治胃潰瘍的最特效偏方

        2022-10-21 15:55 閱讀:7358
        治療胃潰瘍的偏方有很多,以下偏方僅供參考:

        1. 偏方一:小羊羔腸子。將小羊腸浸泡、洗凈、翻開,用玉米粉外撒,翻轉羊腸,放適量油鹽,煮食。每天3次,連食1個月。此方系新疆土魯番地區牧民所獨用,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療效顯著。所用羊腸系取自6個月左右的綿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腸。
        2. 偏方二:蚤休20克,鮮豬肚1只。在豬肚內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緊豬肚兩端。再加水及鹽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藥渣,喝湯食肉。每隔4天用1劑,連用一月左右。此方有消腫散瘀,清熱愈瘍之功效,可加速潰瘍面愈合,在土家族民間應用較廣。
        3. 偏方三:韭菜白300克,鮮蜂蜜250克,鮮豬油200克。將前味藥烤干研粉,后兩味拌勻成蜜油。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每日3次,連用1—3周。彝族民間喜用該方治療胃炎、胃潰瘍等病,具有潤護胃腸,增食欲,通便秘之效。
        4. 偏方四:野蕎麥根90克,豬骨頭適量。燉服,每天1劑,連服7天,此后每隔兩天服1劑,連服1—3周。該方為一位瑤醫祖傳而來,其認為對于胃潰湯效果頗佳。
        5. 偏方五:苗嶺舒胃方。原料:雞矢藤、海螵蛸、三七、三步跳等。苗嶺舒胃方有溫通補中、舒肝益脾、養胃和胃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胃潰瘍
        6. 偏方六:彝族偏方。原料:韭菜300克、鮮蜂蜜250克、鮮豬油200克。用法:將前一味藥烤干研粉,后兩味拌勻程蜜油,說明:彝族民間喜用此方治療胃炎、胃潰瘍等病,具有潤護胃腸、增食欲、通便秘之效。
        7. 偏方七:檳榔飲。原料:檳榔10克、炒萊菔子10克、桔皮一塊、白糖少許。制法:將檳榔搗碎,桔皮洗凈,檳榔、桔皮、萊菔子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三十分鐘,去渣留汁加白糖攪勻即成。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偏方并不是一定有效的,而且有些人可能對其中的成分有一定的過敏反應。因此在使用這些偏方之前,建議咨詢醫生或藥師的建議。如果胃潰瘍癥狀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洛浦县| 青海省| 莎车县| 福鼎市| 化德县| 永宁县| 通许县| 板桥市| 遵义市| 比如县| 斗六市| 库伦旗| 莱西市| 高州市| 肥城市| 集安市| 澎湖县| 宾阳县| 兴文县| 兰考县| 突泉县| 江北区| 阜阳市| 太原市| 揭东县| SHOW| 太白县| 三门峡市| 沛县| 东安县| 滦平县| 平原县| 广河县| 白城市| 湘乡市| 潢川县| 黄平县| 百色市| 孝感市|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