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母乳喂養的好處很多。那么,母乳喂養到寶寶多大好呢?母乳喂養需要給寶寶喂水嗎?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是怎么樣呀的?母乳喂養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母乳喂養多久添加輔食?哺乳期感冒能喂奶嗎?乙肝患者能母乳喂養嗎?
一、母乳喂養的好處
1、提供足夠營養
(1)母乳含有最天然的營養成分。
母乳喂養比奶粉新鮮,容易消化,任何奶粉的營養都比不上母乳。母乳蛋白質中,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最適合新生兒和早產兒的需要,保證氨基酸完全代謝,不至于積累過多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2)母乳成分隨嬰兒月齡增加而變化,以適應嬰兒的需求。
母乳中所含蛋白質組成部分合理,其成分及比例還會隨著寶寶的生長和需要呈相應改變,與寶寶的成長同步變化,以適應寶寶不同時期的需要,是其他代乳品所無法取代的。
2、保護嬰兒健康
(1)保護嬰兒免受感染、腹瀉、中耳炎、過敏性疾病侵襲。
母乳喂養在方法上簡潔、方便、及時,奶水溫度適宜,減少了細菌感染的可能。母乳能增強新生兒抗病能力,初乳和過渡乳中含有豐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強新生兒唿吸道抵抗力。
母乳中溶菌素高,巨噬細胞多,可以直接滅菌。乳糖有助于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生長,乳鐵蛋白含量也多,能夠有效地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和活性,保護腸黏膜,使黏膜免受細菌侵犯,增強胃腸道的抵抗力。
(2)降低嬰兒猝死癥(SIDS)、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危險。
母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且易吸收,鈣磷比例適宜,糖類以乳糖為主,有利于鈣質吸收,總滲透壓不高,不易引起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3)預防過敏性疾病
如哮喘、過敏性濕疹等疾病。
(4)科預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研究表明,吃母乳的新生兒,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幾率,要比未吃母乳者少得多。
3、促進嬰兒發育
(1)促進腦細胞和智力的發育。
母乳中,半光氨酸和氨基牛磺酸的成分都較高,有利于新生兒腦生長,促進智力發育。
(2)吸吮的運動對語言能力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4、利于嬰兒情感
(1)母乳喂養強化母嬰情感紐帶。
增強母嬰感情,使新生兒得到更多的母愛,增加安全感,有利于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為嬰兒的情商培養奠定基礎。
二、母乳喂養對媽媽的好處
1、促進產后恢復
(1)促進子宮恢復,減少產后出血。
(2)降低媽媽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
(3)幫助媽媽盡快恢復體型,每天消耗500卡路里。
2、增進母子感情
(1)哺乳的媽媽更自信。
(2)對媽媽與寶寶一生的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母乳喂養對家庭的好處
1、經濟:節省時間、減少支出、降低浪費。
2、方便:隨時供應,省時省力,減少污染。
3、省心:母乳喂養寶寶更健康,讓父母有更充足的精力應付緊張的工作,減少事假病假。
四、母乳喂養對社會的好處
1、母乳喂養的孩子身體素質好,不易患病,有利于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2、母乳喂養的母親對嬰兒慈愛,有助于小兒智力、社交能力的發育,有助于家庭和睦、社會安定。
五、母乳喂養時間
1、按時哺乳不適合新生寶寶
對于新生寶寶來說,時間觀念是一種飄渺的東西,無論什么時候寶寶都會睡覺、哭鬧、吃奶,很少玩耍,這讓新爸媽們特別疲憊。以往為了減輕新爸媽們的負擔,提倡對寶寶按時喂養,一般是每隔2—3小時喂奶一次,但通過新的科學研究發現,按時喂養的方式并不適合新生寶寶。現在提倡的喂養方式為按需哺乳,就是說不受喂奶時間和次數的限制,隨餓隨吃。
2、1—2個月后可改為按時哺乳
原則上母乳喂養是按需喂哺的,不過一般寶寶到了一定的月齡會自動形成大約三四小時吃一次奶的規律。1—2個月后的寶寶,爸媽們可以把按需哺乳改為按時哺乳,這樣可以讓疲憊的爸媽得到一定的休息。
例如上午6、9、12點,下午3、6、9點,夜間12點各喂一次奶,深夜就逐漸讓寶寶習慣不吃奶,這樣有利于媽媽和寶寶的夜間休息。3—5個月后,可改為3—4小時喂一次。半歲后可改為4—5小時喂一次,并養成夜間不喂奶的習慣。每次喂奶時間不宜太長,以15—20分鐘為宜。這樣有規律的喂奶有利于嬰兒消化系統有規律地工作。
六、母乳喂養需要喂水嗎?
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嬰兒,在4個月內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母乳含有嬰兒從出生到6月齡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維生素、水分、鐵、鈣、磷等全部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這些水分能夠滿足嬰兒新陳代謝的全部需要,不需額外喂水。
人類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素有六大類,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母乳內含有4~6個月內嬰兒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它不但含有嬰兒所需的蛋白質、脂肪和乳糖,而且還含有足量的維生素、水分和鐵、鈣、磷、微量元素等物質。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約占80%,這些水分對嬰兒新陳代謝來講已經足夠了。
但以下情況除外:人工喂養、混合喂養的寶寶要補水,病理情況下的寶寶,如高燒、腹瀉等,應在醫生的醫囑下補充水。
七、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
1、摟抱式
這種方法也稱為搖籃式,這是最簡單易學的姿勢,也是采用最多的姿勢。媽媽可以坐在椅子上,或者半躺在床上,背后靠一個松軟的靠墊,手肘下和懷中都墊一個可以作為支撐的墊子或者枕頭,可以墊高腿部屈起膝蓋,這樣會感覺更輕松,有助于媽媽放松全身的肌肉,保持心情的愉悅。把寶寶摟進懷中,將寶寶的小腦袋放在你的手肘中,手臂環繞著寶寶,托好寶寶的小屁股,讓寶寶整個身子都依靠在媽媽的懷里,高度和媽媽的乳房平齊。
2、交叉搖籃法
這個姿勢其實和摟抱式差不多,只是托著寶寶的手臂是跟摟抱式的反過來。如果寶寶是頭右躺在媽媽的懷中,就用左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反之亦然。手臂支撐著寶寶的背部,手掌托著寶寶的腦袋,這樣的姿勢比較適合早產兒,方便媽媽控制寶寶小腦袋。
3、足球抱法
如果媽媽乳房較大或者乳頭內陷、扁平時適合這種抱法。將寶寶放在媽媽身體一側,媽媽用同側前臂支撐寶寶的頭,手要扶住寶寶的頸部和頭部,另一只手托著乳房。這樣容易觀察寶寶是否已經叼牢乳頭,以便形成有效哺乳。
4、側臥抱法
這是對媽媽來說比較輕松的抱法,這種抱法適合剛經歷過剖腹產手術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傷口。媽媽在床上側臥,與寶寶面對面。然后將自己的頭枕在臂彎上,使寶寶的嘴和自己的乳頭保持水平方向。用另一只胳膊的前臂支撐住寶寶的后背,手托著寶寶頭部。這種方法可以讓媽媽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得到休息,有利于媽媽產后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當媽媽身體恢復到差不多的時候,最好就換另外的哺乳方法。因為這個喂養方法對于三個月以上的寶寶很適用,但是對于三個月以下的寶寶要慎重,有的寶寶因此會增加吐奶的幾率。
另外,三個月以下寶寶的頭、頸部力量均很弱,一旦媽媽在喂奶時迷迷煳煳地睡著了,乳房堵住了寶寶的口鼻,而寶寶又沒有足夠的力量避開,就可能因為窒息而發生意外。只有當寶寶4個月后,才具備抬頭躲避和用手推開母親乳房,或用身體動作將母親驚醒的能力,所以媽媽們留意了。
八、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母乳喂養最好至少到寶寶8個月到1歲,到孩子6個月的時候逐步給他添加輔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嬰兒6個月前給予純母乳喂養,6個月到2歲或更長時間內,在繼續母乳喂養的同時,要補充其他食物。
給寶寶斷奶最好在8個月到1歲以后。如果寶寶在吃母乳的同時,添加了輔食,并且接受輔食情況良好,也可以推遲斷奶。當然,堅持到自然離乳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寶寶身體狀況較差或生病時,尤其有過敏體質或腸道有問題的寶寶,建議媽媽哺乳至1歲以上,這樣有利于寶寶身體恢復。
一般情況下,如果媽媽選擇在8個月的時候給寶寶完全斷奶,那么可以從6個月開始,逐漸減少哺乳次數,并以輔食等代替。另外還要注意斷奶的季節,媽媽最好選擇春秋兩季,這時候氣溫不高不低,比較適合給寶寶斷奶,寶寶也容易適應。
職業媽媽的母乳喂養時間:現在我國最新產假規定為98天,這意味著很多新媽媽在哺乳期內就得去上班。對于職業媽媽來說,哺乳寶寶到1歲左右是最好的。職業媽媽可以在上班前,用手或吸奶器將乳汁擠至消毒過的奶瓶中,然后存入冰箱。當寶寶肚子餓,需要吃奶的時候,家人就可以幫忙把母乳用熱水慢慢溫熱,然后給寶寶吃。另外,冷藏過的母乳一旦加溫后,即使沒有喂食,也不能再冷藏,必須丟棄,不要舍不得。因為吃下這些反復加溫的母乳,會對寶寶身體不好。
其實繼續母乳喂養也是一種讓職業媽媽和寶寶保持親密關系的好方法,彌補媽媽沒跟寶寶在一起的時光,所以職業媽媽要注意母乳喂養的時間,不要因為上班的關系就過早給寶寶斷奶。
九、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1、乳房保養
孕媽媽如果決定母乳喂養,那么就要從孕前開始保養乳房,洗澡的時候注意按摩,佩戴寬松的胸衣,避免壓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頭內陷等問題,可以請教醫生,盡量早點矯正。
另外,媽媽的乳頭應經常保持清潔,防止乳頭、乳房疾病的發生。如果今后喂養的時候,姿勢和方法得當,其實問題不大。每次哺育寶寶之后,如果寶寶沒有將乳房吮吸空,應當用吸奶器將多余的奶水吸出,這不是浪費,排空了乳房才能促進乳汁更多地分泌,還能減輕新媽媽的漲奶痛苦,對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
2、盡早開奶
一般來說,產后30分鐘之后,雖然這時候新媽媽還未開奶,乳房中可能沒有足夠的奶水,但也要盡量給寶寶吮吸乳房,盡早培養起寶寶吮吸乳房的習慣。否則的話,寶寶日后可能會排斥媽媽的乳房。
3、不要丟棄初乳
產后五天內,媽媽分泌的乳汁稱作初乳。有些媽媽認為初乳是“臟”的,或認為初乳沒有營養價值,擠掉丟棄了,這很可惜。其實初乳是營養的精華所在,富含最高的人體免疫因子和生長因子,能夠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促進寶寶的發育。因此產后五天內應當隨餓隨喂,盡量多給寶寶補充。
4、注意母乳不足
媽媽母乳量不足時,經常會有哺乳前乳房不脹,哺乳時寶寶吞咽聲少,哺乳后寶寶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鬧,體重不增或增加緩慢,這個時候,媽媽需找出原因加以糾正。
5、寶寶邊吃奶邊睡覺影響大
不要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這樣不僅不衛生,而且容易引起窒息、嘔吐,同時還會影響嬰兒牙床的發育導致畸形。
6、保持心情愉快
媽媽要以輕松的心情喂奶。如果媽媽在精神上有負擔或者心情很緊張,都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十、母乳喂養多久添加輔食
純母乳喂養的媽媽,最好給寶寶母乳喂養到6個月后再開始添加輔食。因為母乳可以滿足寶寶前6個月的全部營養包括水,6個月以后隨著寶寶的長高長大,需要的營養更多,所以從6個月以后就要添加輔食了。
輔食的添加要循序漸進,先從水(菜水,水果水)再到泥煳狀(米粉、香蕉泥、白薯泥、土豆泥、南瓜泥、肝泥、魚泥等),然后到稀粥、爛飯、煮爛的面條,慢慢過渡到正常的飯,大概要到1歲半左右。
注意1歲以內的寶寶少鹽少糖飲食,因為嬌嫩的腎臟和肝臟負擔不了過咸過甜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給寶寶吃太多,開始每次一小口慢慢加量,雞蛋白容易過敏,最好等到寶寶一歲以后再給他吃全蛋。
十一、母乳喂養多久加奶粉
有些媽媽很好奇,母乳喂養多久加奶粉才好?其實如果只要媽媽母乳充足,寶寶純母乳喂養到6個月后,就可以逐步添加輔食,不用添加奶粉也可以的。但如果媽媽母乳不足,也可以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粉。
母乳不足的媽媽,需要部分補充配方奶粉喂養時,可以采用下面這兩種方法:
方法1:補授喂養媽媽每次喂奶時,先給寶寶喂自己的母乳,有多少吃多少,然后再喂配方奶粉,補充寶寶不足部分。
方法2:代授喂養媽媽在喂奶時,采取母乳與配方奶粉交替喂養的方法,也就是說這一次完全用母乳喂寶寶,下一次完全用配方奶粉來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
1、以上兩種喂養方法媽媽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但以補授法較優。
2、混合喂養時的規律及喂奶次數,與母乳喂養相同。
十二、母乳喂養不能吃什么?
母乳喂養的媽媽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咖啡、濃茶等。媽媽吃的菜里面不要放味精,因為味精會阻止鋅元素的吸收,要想寶寶不缺鋅,那就不要吃味精。
另外,媽媽應當科學地攝取營養,而不是怕寶寶餓著或者奶水不足,吃太多各種補品。媽媽這時攝取的營養應當比平日內稍多,一日多餐,盡量多喝一些催乳的食物,例如最為經典的鯽魚湯、豬腳湯等。
為了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媽媽們可以吃一些健腦的食物,以保證母乳能為寶寶大腦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如動物腦、肝、血;魚、蝦、雞蛋、牛奶、豆腐、芝麻、核桃、花生、松仁、胡蘿卜、菠菜、金針菇、香蕉、蘋果、小米、玉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十三、母乳不足怎么辦?
1、加強寶寶的吮吸
寶寶吃奶后,媽媽血液中的催乳素會成倍增長。這是因為寶寶吮吸乳頭,可以促進媽媽腦下垂體分泌催乳激素,從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避免服藥
哺乳期內,你一定不能亂服藥。有些藥物和食物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狀腺藥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醫生的囑咐下服藥。
3、補充營養
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素都來源于媽媽的體內,如果媽媽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況,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你一定要把大廚的職位擔當好,為太太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蔬菜、水果等。同時,多準備一點湯水,對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4、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緒
分娩后的媽媽,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會制約母乳分泌。醫學實驗表明,乳母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乳汁分泌會急劇減少。因此,需要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并隨時關注其心理健康。
5、食療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礎上,再結合催乳食物,效果會更明顯。如豬蹄、花生米等食物,對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6、均衡飲食
是哺乳媽媽的重要法則。哺乳媽媽對水分的補充也應相當重視。由于媽媽常會感到口渴,可在喂奶時補充水分,或是多喝鮮魚湯、雞湯、鮮奶及開水等湯汁飲品。水分補充適度即可,這樣乳汁的供給才會既充足又富營養。
十四、哺乳期感冒能喂奶嗎?
媽媽如果在哺乳期感冒了,如果沒有服用藥物,癥狀也不嚴重的話,是可以給寶寶喂奶的。因為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自身帶有一定的免疫力,不用過分擔心會將感冒傳染給寶寶而不敢喂奶。另外,媽媽感冒時其實早已經通過接觸把病原帶給了寶寶,即使馬上停止哺乳寶寶也會被感染的。這時如果堅持喂奶,反而會讓寶寶從母乳中得到相應的抗病抗體,增強了抵抗力。
如果媽媽在感冒的時候沒有發燒,可以多喝水,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服用感冒沖劑等。這個時候,爸爸應該主動承擔起照顧寶寶的責任,讓媽媽能夠多抽點時間睡覺休息,讓身體盡快恢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媽媽在喂奶的時候跟寶寶的距離很近,如果咳嗽劇烈或者打噴嚏,媽媽可以選擇戴上口罩。
媽媽病情較重的時候,應該要到醫院就診,不能亂吃藥,要按照醫生處方,以防止某些藥物進入母乳而影響寶寶。感冒發高燒期間可以暫停母乳1—2天,在停止喂養期間,要注意把乳汁吸出,以保證母乳能夠繼續分泌。
十五、哺乳期懷孕能繼續喂奶嗎?
親戚、朋友和保健專家可能會對孕期哺乳表示質疑。他們擔心的可能是這會給你腹中的胎兒帶來風險。并沒有證據顯示在正常懷孕過程中哺乳會損失掉未出生寶寶必需的營養,了解了這一點以后你的擔心應該會少很多了。
哺乳會刺激“催產素”分泌,催產素是一種會讓子宮收縮的激素,而在孕期若有不正常宮縮,會使胎兒健康有疑慮,但亦有醫學研究發現,子宮內的催產素接收器,在懷孕24周前不會活動,所以才會有在懷孕后仍可哺乳的說法。
生活中,其實有許多孕期哺乳的成功案例,不過每個媽媽的體質不同,亦有部分孕媽媽在孕期哺乳導致流產的憾事發生,因此是否要在孕期持續哺喂母乳,必須非常審慎且小心的評估,且也應該咨詢婦產科醫師專業的意見,再做決定。
一般而言,以下情況的孕媽媽并不適合孕期哺乳:
1、具有早產病史或安胎經驗。
2、多胞胎。
3、孕期有不正常宮縮狀況。
4、胎兒體重無明顯增加。
此外,若孕期哺乳發現有出血的癥狀,必須立即的停止哺乳并就醫,千萬不可輕忽哺乳對懷孕胎兒的影響。
其實,孕期哺乳的重點并不是要靠母奶喂大寶寶,而是通過乳房來安撫本來就持續在喝奶的寶寶,并在需要的時候給寶寶含著吸吮一下,通常會比哄半天輕松多了。也因此,期待進行孕期哺乳的媽咪們,除了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外,也要視寶寶的年齡給予其他的轉換,而不是讓寶寶依舊將全部的需要和滿足建立在吸吮上,像是告訴寶寶輕輕地喝、數到5或10要松口,或者是先給寶寶副食品,必要時再喝幾口母乳。
至于有流產史或是孕期狀況不穩定的懷孕媽媽,緊急離乳(斷奶)并不是件壞事。孕期胎兒發育需要非常多的營養,為了孕期安全,你最好著手給大寶寶斷奶了。
十六、乙肝患者能母乳喂養嗎?
乙肝病菌攜帶的媽媽們擔心母乳喂養會造成寶寶感染,其實母乳喂養不會增加乙肝媽媽所生嬰兒的乙肝感染風險。這是因為乙肝媽媽所生嬰兒發展為乙肝感染多發生在宮內或分娩時,而不是哺乳期間。近幾年,越來越多專家學者主張在注射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預防的情況下,可以母乳喂養,依據是在對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孩子比較乙肝感染率時發現,兩組感染乙肝機會是一樣的。
患有乙肝的媽媽,如果治療措施得當的話,一般在懷孕起就開始7個月起就開始打乙肝高效免疫蛋白,胎兒生產后在24小時內注射免疫蛋白,可使胎兒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所以,乙肝媽媽不需要過于擔心,只要嬰兒在宮內或分娩階段未被感染的話,那么母乳喂養是可以的。
但要注意,如果母親血清病毒載量較高,且處于疾病活動期時不宜母乳;媽媽的乳頭破裂,或嬰兒的口腔、咽喉、食道、胃腸粘膜等有破裂、潰爛,也不適宜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