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遇到家長詢問是否需要給孩子做生長激素測定,甚至要求醫生給身高并不矮小的孩子做內分泌檢查,那究竟什么情況下才需要做與身材矮小相關的化驗檢查呢?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因此,首先必須先查清病因,做出正確診斷,才能對癥下藥獲得良好治療效果。
矮小兒童的診斷首先依靠詳細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有經驗的醫生根據病史和體檢結果,就能對身矮的原因做出初步的判斷,通常還需要結合做一些化驗或其他輔助檢查如骨齡等來幫助做出診斷。但是,是否做特殊檢查,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考慮:
1、暫時不用做化驗
兒童一般狀況好,智力正常,身高正常偏低或略低于正常身高標準的最低值(即第3百分位線),近1-2年生長速度正常并有以下情況者:兒童年齡較小(如3~5歲以下);有條件定期(3--6月)來門診復查者;孩子父母身材也較矮或青春期發育比較晚者。以上情況可以暫時不做化驗,先觀察1年,看其身高增長的情況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檢查。同時,幫助家長分析找出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生長發育的因素,給予營養、健康保健等科學指導。
2、需要做化驗
身高低于正常標準(越矮越需要做化驗檢查);身高生長速度低于正常水平(即3歲后每年身高增長低于5厘米,即使現在身高在正常范圍內,也應該做化驗)。此外,如果來自外地,就診不易,不便于定期隨訪觀察,加之家庭居住地區醫療條件受限,無法做特殊檢查者,可以適當放寬化驗條件,即使其身高比第三百分位稍高,如果家長同意,也可做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