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潰爛可能是由糖尿病足或糖尿病合并皮膚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是因為患者長時間沒有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平時又不注意控制飲食攝入,使體內血糖過高所誘發而來。隨著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可造成下肢遠端神經異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與周圍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潰瘍,且潰瘍不容易愈合,容易引起局部皮膚潰爛。此時,患者應該積極使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比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胰島素等,并對潰爛部位進行消毒,使用雙氧水、碘伏溶液擦拭傷口,必要時進行清創術治療。
另外,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較低下,若是平時不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手抓撓皮膚,導致皮膚受損,則容易受到細菌、真菌等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從而引起皮膚潰爛。此時,患者也需要積極使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比如伏格列波糖、格列齊特、胰島素等。對于細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比如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若是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類的藥物治療,比如硝酸咪康唑軟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等。
請注意,以上只是可能的處理方式,由于存在個體差異、病情輕重不同,因此不作為指導建議,僅供您參考。請您隨時關注身體狀況,如遇病情變化或感覺任何不適,建議您及時向專業人士求助,可線上咨詢醫生,或者去線下醫療機構就診。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