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在人體里擔任“國防部”的角色,所有外來的“敵人”都要由肝臟來“對付”。中醫講肝主驚嚇的“驚”、憤怒的“怒”,與足少陽膽經互為表里,足少陽膽經“燒”到耳朵,會引起耳鳴、暈眩,眼睛會干、刺痛、長出眼屎。也因為如此,很多眼睛的病變,包括眼睛癢、眼睛紅、眼睛腫、眼睛痛、見風流淚,眼睛干澀都和肝有關。
1、眼睛干澀是肝血不足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人們對眼睛的使用強度和密度也越來越大,發生視疲勞的人越來越多。視疲勞是指由于持續近距離視物之后出現的視蒙、眼脹、眼部干澀、灼痛、眼及眼眶酸痛等癥狀以及頭痛、惡心、乏力等周身不適。如果你經常對著電腦或書本,過度用眼會消耗肝血。
2、眼紅有血絲、視力模煳是肝火旺的表現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規律、不良情緒積郁,或者煙酒過度導致。肝經循行于頭、耳、胸脅,所以出現頭昏頭脹,兩耳轟鳴、胸脅脹痛,同時中醫有“肝主目”的說法,因此肝火旺盛還常常出現眼部癥狀,如:眼紅、眼干、眼部分泌物多等。另外,“肝火大”還會引起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時翻來覆去、易醒、身體悶熱等等。選用龍膽瀉肝丸,能清瀉肝膽之火,還可以用等量的枸杞、菊花泡水喝。枸杞可以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肝陰充足,才可以制約肝陽,使之不上旺化火,菊花可以清肝火,明目。其實,這道茶就是大名鼎鼎的“杞菊茶”!
3、鞏膜發黃是肝炎表現
"鞏膜發黃"是診斷肝臟疾病的重要依據,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幾乎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鞏膜黃染"。如果出現角膜色素環,這是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的主要特征。據統計,此病的遺傳性發生率可占此病患者的90%。用肉眼可見環繞角膜、邊緣寬約2~3毫米的黃綠色、藍綠色或棕黃色環狀帶。
如何保護眼睛?
1、調暢情志
中醫的情志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亦稱“七情”。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除由心神主宰外,還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黃帝內經》講: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百病生于氣,就是針對情志所傷,影響肝的氣機調暢而言。
如怒傷肝,肝火旺必致肝陽上亢,出現雙目紅赤,頭暈眼花,;思傷脾,肝氣郁必致血脈郁滯,氣血不能上榮于目,出現兩目昏花,失眠健忘。
2、保證充足的睡眠
可以使雙目得到充分的休息,尤其是夜間的子時和丑時(23:00—3:00),是膽經和肝經當令的時辰。此時間人體不能靜臥休息,回肝血量不足,不能制約肝之陽氣的升騰,肝陽上亢,肝火上升,就會出現目赤、頭痛、頭暈眼花等不適。
3、堅持做眼睛保健操
眼睛保健操簡便易行,是很好的科學保護眼睛方法,它是根據中醫學的經絡穴位學說以及針灸、按摩原理,結合醫療體育方法創立而成的。通過按摩眼部周圍的穴位和皮膚、肌肉,能夠疏通經絡氣血,增強眼部循環,松弛眼內肌肉,改善神經營養,解除眼輪匝肌、睫狀肌的痙攣,消除眼睛疲勞,提高視力。現代人用眼過度,一定要堅持做哦。
4、物理療法
可每天早晚洗臉時,分別準備40°C的熱水和冷水各一盆,先用熱水浸濕毛巾并快速擰干,敷在眼睛上,待毛巾涼了,再用冷水浸透毛巾并擰干,敷在眼睛上,如此重復3次。每天堅持,可調節眼部神經血管紊亂。
5、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還要注意多飲水,可常飲菊花枸杞茶養血清肝明目;少吃甜食,因為甜食中的糖分在人體內消化吸收時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和鈣,缺乏維生素B1會使眼睛的神經系統出現異常,缺鈣又會使眼球結構異常;常吃雜糧,因為雜糧中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用雜糧和豆類煮粥常喝,不但對眼睛有好處,還有益于健康;用眼一般不要超過40-60分鐘,合理正確用眼能延緩眼睛的衰老。
不要長時間盯著電腦、電視及書本等,尤其是在空調房里,很容易引發干眼癥等,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學習的人,每隔1小時應向窗外放眼觀望幾分鐘,看看綠地、藍天、美景,讓眼睛放松;堅持運動,戶外運動可以使全身氣血流通,另外打乒乓球或羽毛球運動,眼睛隨著快速運動的球體轉動,可以起到調節、放松的作用,長期經常讓眼睛上下左右轉動也可以鍛煉眼部肌肉,延緩老花眼,預防近視,是保護眼睛的最佳運動;在炎熱的夏季,出門一定要戴上太陽鏡,防止紫外線使眼睛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