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低并不一定說明心臟不好,但心臟問題可以導致血壓低。
一方面,血壓低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導致的,如人體過于勞累、饑餓,或進食較少時,容易導致循環血容量相對不足,從而引起血壓偏低。適當休息、恢復正常進食,或適當飲水補液后,血壓可逐漸恢復正常,無需過度擔憂。
另一方面,病理性因素也可能導致血壓低,如循環血量不足(如急性消化道出血或外傷導致大量失血等)、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如感染或過敏等導致外周血管擴張、回心血量減少等情況)以及心肌收縮力下降(多見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疾病、心肌病等心臟疾病患者)。
因此,血壓低并不一定說明心臟不好,但心臟問題可以導致血壓低。在遇到血壓低的情況時,應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等進行綜合分析,如果血壓偏低,建議及時就醫檢查并聽從醫生的建議。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