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在我國,宮頸癌僅次于乳腺癌,是15-44歲女性中的第二大高發癌癥。宮頸癌主要是由 HPV 病毒導致,而國內女性 HPV 感染率竟然高達 21.1%。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我國宮頸癌每年的新發病例為13.15萬,死亡病例高達3萬!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分鐘即檢查出一例新發病例;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宮頸癌。
接種疫苗后是否就不得宮頸癌?
除了HPV6、16、11、18型亞型病毒,HPV亞型病毒還有數十種之多。無論是二價疫苗還是四價疫苗,以及還未在內地上市的九價疫苗,都無法完全針對所有的HPV亞型病毒。接種了疫苗,并不代表對HPV病毒完全免疫,仍有患上宮頸癌的可能。
宮頸癌還有不少致病因素,過早性行為和多次分娩都是要因。如果初次性交年齡小于15歲的患者確診宮頸癌的平均年齡要比初次性交年齡大于20歲的患者提早3.1歲。有多個性伴侶,性伴侶越多,患宮頸癌的風險性也越高。
注射疫苗是宮頸癌的一級預防屏障。但對于21歲以上的女性或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無論是否接種HPV疫苗,都建議至少每兩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或TCT檢查的宮頸篩查,如果以上檢查發現高危型HPV陽性或細胞學異常,可以做陰道鏡檢查,必要時取子宮頸上的組織,做病理組織學診斷,以判斷是否處于癌前病變。如果發現病變,要立刻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