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時期,是很多人生命中最難熬的“高危期”,也就是疾病爆發期。也稱這段時期為人生旅途上的“沼澤地”。
要做好“五防”
一、防肥胖
人在中年,是最容易出現肥胖的時期,而肥胖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病等等。
因此,人們應注意注意體重,適當鍛煉,控制飲食。
二、防糖尿病
生活不規律或有家族遺傳史的人,易在中年時期患糖尿病,糖尿病和很多疾病關系密切,不但可以誘發心血管疾病,加劇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還可以增加癌癥、感染以及精神類疾病的死亡率。
三、防猝死
人到中年,應注意定期進行體檢,建立自己的健康檔案,特別要注意自己有沒有無癥狀的隱性冠心病,并且要注意身體的一些其他隱伏的慢性病,并且要及時治療,不可拖延。
四、防血栓
人體的健康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成年累月,容易滋生很多血脂垃圾及毒素,并形成栓狀物質,凝固在血管內壁,動脈血流受阻,久而久之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是血栓發作的根源,易造成突發的心梗、腦梗等,嚴重危及生命。
五、防前列腺疾病
男人一到中年,就更容易患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出現尿頻尿急等泌尿疾病,影響自身健康的同時,還不利于夫妻感情生活的發展。
做到“四戒”
一、戒煙酒
煙草和煙霧中含有有毒物質或致癌物質,對唿吸系統、心腦血管危害極大。什么時候戒煙都不晚,越早戒掉越早受益。喝酒一定要把握量,低度白酒最多2兩,中度白酒別超1兩,烈性酒要控制在25毫升以內,啤酒一天最多一瓶。
二、戒發怒
憤怒是人們最不善于處理的一種情緒。人在發怒時,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易誘發消化道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因此,中年人要善于控制情緒,尤其不要發怒。想發火時不妨深唿吸,或在心中默念10個數,有助于理性回歸大腦。
三、戒懶惰
人到中年,享受穩定生活的同時,也容易變得“懶惰”。86%的人出現了比其實際年齡大4歲才會出現的健康問題,懶惰導致的缺乏運動和肥胖是罪魁禍首。中年人要利用一切機會積極地讓自己動起來,比如,早晚跑跑步,或者做做家務也是一種鍛煉。
四、戒飲水少
現在人,日常喝水很少,都是等到渴了才會“被動”去喝水,而人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尤其是中年人更要主動多飲水,每天至少飲水1000毫升。主動飲水,可以是白開水,也可以是茶水,人到中年,建議多飲茶水為好,不僅可以補充體液,還有很好的養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