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日是世界廁所日,這個節日是在聯合國大會在2013年確立的,主要是為了推動全球基礎衛生設施建設,通過這個行動減少腸道寄生蟲、痢疾、肺炎等傳染性疾病。
馬桶——公認的偉大發明
馬桶不近能改善生活質量,還從根源上避免一些疾病。但全球大約40%的居民還沒用過沖水廁所。我們投資一美元在馬桶上,就能獲得大約9倍的經濟收益。
重點,女性去廁所要從前往后擦
女性因為生殖系統的特殊性,尿道很短很寬,很容易形成尿道感染,所以不管是大便還是小便,去完廁所后,都要從前往后擦不要顛倒順序,以免私處被大腸桿菌“污染”。導致各種疾病。
蹲著要比坐著容健康
蹲著排是適應人體腸道的,大便更容易排出,如果使用坐便,就會不自覺的延長排便時間,易引起脫肛、加重痔瘡。相對于蹲便也需要更用力,加重肛裂和便秘。當然減少上廁所時間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帶手機。
人的便便有以下幾種狀態,通過便便來觀察健康狀況。一是便秘,七是標準的腹瀉。最理想的是第四。
健康可能通過一點點習慣就能改變,改變生活質量不一定是非要提高支出才能獲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