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眼睛周圍都是“脂肪粒”,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子的嗎?除了脂肪粒還有可能是什么呢?
粟丘疹
我們老百姓俗稱的“脂肪粒”,醫學上應該稱為粟丘疹,又稱白色痤瘡,為一種良性潴留性囊腫,呈黃白色,約針尖或小米粒大小。
當皮膚清潔不夠徹底,或過多使用去角質產品都會使眼周肌膚出現極微小的、肉眼無法察覺的傷口,在皮膚自我修復過程中就會產生這個白色的小囊腫。出現了這種問題的人皮膚就會感到干燥,自然就會使用滋潤度高的護膚品,這也是我們總以為是眼霜惹禍的原因。
治療方法: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注意面部清潔、避免過度去角質或著長期化濃妝,選擇清爽不油膩的眼霜,堅持一段時間后就會自然脫落。可使用消毒后的針類器具挑除或用激光祛除。
汗管瘤
汗管瘤,又名汗管囊瘤,為向小汗腺末端焊管分化的一種良性腫瘤,臨床常見青年女性,多發,可能與內分泌有關,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一般是2~3毫米肉色或棕褐色的丘疹,通常對稱分布于下眼瞼,也可能產生在前額、兩頰、頸部等處。上下眼瞼的那些小疙瘩,也是被很多人誤認為是脂肪粒的一種。
治療方法:盡管汗管瘤是良性的,可是一旦產生就會逐漸地增多,而且不能自己消退或者簡單的靠針挑去除,影響美觀,可選擇激光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
扁平疣
除了粟丘疹及汗管瘤,眼周偶爾還會出現扁平丘疹樣損壞,醫學上稱為扁平疣,它也容易被誤認為是脂肪粒。一般來說,都是由于身體抵抗力下降HPV病毒所引起的。扁平疣一般來說多會發生在年輕人的身上,面部、手背、胸部等暴露部位,表現為肉色、淡褐色的丘疹,扁平但表面圓滑。偶有癢感,有傳染性。
治療方法:建議采用激光、冷凍治療配合抗病毒藥物或者免疫療法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