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化內科 /黃疸

        胎毒是什么?寶寶、孕媽都需要清?

        2017-12-04 11:41 閱讀:2380

        很多寶寶出生后不久,臉上、腋下等部位會起紅疙瘩,老人們稱此為「胎毒」。很多準媽媽在孕期也會吃一些預防「胎毒」的食物,如鵝蛋、綠豆等。究竟什么是胎毒?該不該清?今為大家普及一下。

        一、胎毒究竟是什么?

        老一輩認為,孕期吃辛辣熱氣、肥甘厚味的食物,會在孕婦體內積聚熱毒并傳給胎兒,寶寶出生后就容易長紅疹。

        中醫認為,胎毒主要是懷孕期間帶來的濕熱之毒,使寶寶出現了癰癤、痘、疹、鵝口瘡、黃疸等皮膚問題。其實,現代醫學中并沒有胎毒這種說法。因為它不能歸結為一種疾病。胎毒多是指新生兒脂溢性皮炎、濕疹、黃疸、鵝口瘡等皮膚問題。

        二、寶寶的這些胎毒有必要清嗎?

        寶寶的這些皮膚癥狀,只要對癥下藥,認真護理,就能很快消除。

        1、新生兒脂溢性皮炎

        新生兒脂溢性皮炎,是由剛出生的胎兒從母體攜帶的雌激素水平過高引起。一般發生在出生后2周,表現為頭、面部紅斑,表面有油膩狀鱗屑,眉區、鼻唇溝、耳后和頭皮比較嚴重,有輕微瘙癢。患病期間要注意,清洗動作要輕柔;盡量避免患兒抓撓引起感染。如果持久不愈,可能是患上特異性皮炎,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2、黃疸

        有些新生兒出生后,皮膚、眼睛等部位都會有發黃的癥狀,被稱為生理性黃疸。主要是從母體脫離后,新生寶寶血液中的膽紅素產生變化導致的。生理性黃疸可以等待自然消退,一般不超過兩周。

        3、紅屁屁

        寶寶尿布用得不好,就會出現紅屁股,也就是尿布疹。尿布疹不是很嚴重的皮膚病,只要注意勤換尿布,保持干爽就可以了。如果護理得當,2-3天內就會好轉。

        4、濕疹

        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也就是過敏。通常的原因包括遺傳、衣物、食物、護膚品過敏等。應對嬰兒濕疹,最關鍵的是做好保濕。

        濕疹的護理上要注意

        (1)洗澡水避免過熱,洗澡頻次不要過于頻繁;

        (2)輔食添加循序漸進,發現可能加重濕疹的食物要延遲添加;

        (3)貼身衣物要用柔軟純棉制品;

        (4)選用溫和的洗滌沐浴產品。

        (5)一旦發生了較嚴重的濕疹,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類藥膏,不要畏首畏尾。

        5、鵝口瘡

        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鵝口瘡,可這跟胎毒沒關系。鵝口瘡由白色念珠球菌過度增殖引起,是真菌的一種。發生鵝口瘡后,醫生一般建議使用碳酸氫鈉溶液清洗,或在患處少量涂抹制霉菌素。正常情況下1周之內就會痊愈,但如果鵝口瘡反復發作,就要去醫院診斷,排除一些免疫缺陷類疾病。

        去胎毒的偏方大多含中藥成分,是藥三分毒,不要輕信所謂的治療偏方。如有問題要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診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高碑店市| 环江| 韶山市| 自治县| 榕江县| 庄河市| 雅江县| 高淳县| 阳朔县| 安龙县| 岢岚县| 磐安县| 泸溪县| 景洪市| 新巴尔虎左旗| 双柏县| 聂拉木县| 西贡区| 四平市| 油尖旺区| 旬邑县| 蓬莱市| 忻州市| 普安县| 连云港市| 闽清县| 九龙城区| 沂源县| 桑日县| 滦平县| 新乡县| 湾仔区| 灵石县| 长寿区| 镇原县| 廊坊市| 靖宇县| 方山县| 唐山市|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