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腎內科 /尿毒癥

        尿毒癥的四個常見癥狀

        2018-02-28 17:43 閱讀:9523

        尿毒癥是如今的高發疾病,當患者患上這個病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當自己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后期,所以一定要多去了解尿毒癥的癥狀,這樣一旦發現疾病就可以積極的選擇治療減少尿毒癥帶來的危害。

        尿毒癥的四個常見癥狀介紹

        1、乏力

        這可能是最早的表現,但最容易被忽略,因為引起乏力的原因的確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大多將之歸咎于工作緊張和勞累。若稍加休息而癥狀好轉,則更容易誤導病人。

        2、面色蒼黃

        這是由于貧血所致。由于這種表現發生和發展十分緩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時間內不會出現明顯的“反差”,就像人們在朝晚見面的相處中,難以發現各種緩慢發展的變化一樣。

        3、浮腫

        這是一個比較易于覺察的表現。但由于一開始癥狀較輕,也可能未能引起患者的注意。常見的癥狀是:早晨起床時,眼瞼浮腫,午后消退;勞累時,雙腳浮腫,休息后消失,這常被誤以為過度勞累引起的常常被忽略,若發展到持續性或全身性浮腫時,患者的病已經很重了。

        4、胃口不佳

        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響消化功能所致。多數人不以為然。待病情發展出現腹部悶脹不適、惡心、嘔吐,甚至大便次數增多或便質稀爛,此時,病情已特別嚴重了,這也往往是病人不得不就醫的重要原因。只能遺憾地說,就是在病情已經很重的時候,有些粗心大意或經驗不足的醫生,也未能引起警惕,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消化道方面,誤以腸炎之類的來診斷治療,忽略了基礎病變。

        合理膳食有助尿毒癥康復

        1、保證能量攝入

        若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肌原纖維分解,肌肉減少;如果蛋白質和熱量攝入均不足,為了保證身體重要器官能量供應,會使蛋白質合成減少和肌蛋白分解增加,血肌酐更加升高。

        因此患者有足夠的熱量攝入,這是尿毒癥飲食最基本的原則,一般認為能量攝入應為每公斤104—146千焦。

        2、優質低蛋白飲食

        未進行透析治療階段的尿毒癥患者,應給予優質低蛋白飲食。一方面可減輕尿毒癥癥狀,另一方面可延緩慢性腎衰時腎功能的進行性惡化。一般認為每公斤體重每日蛋白質攝入量0.5克,可以維持患者氮平衡。

        如同時補充必需氨基酸,則蛋白質可限至更低。蛋白質中65%—75%應為優質動物蛋白,并分配在三餐中,食物應以奶、蛋等蛋白質和麥淀粉為主,限制植物蛋白質比例。

        但進行透析階段的病人,不應再過于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一方面透析替代了腎臟的排泄功能,另一方面透析本身也是一個消耗和丟失蛋白質的過程,所以血透病人飲食中蛋白質維持在每公斤體重每日1.0—1.2克,腹透患者應在1.2—1.5克,這樣才可使患者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

        尿毒癥飲食應該注意什么

        1、注意補鈣、補鉀

        也是常見的尿毒癥飲食的重點尿毒癥患者的血鉀一般偏低,使用利尿劑以后極易發生低血鉀癥,這時可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氯化鉀。尿毒癥患者血鈣常常偏低,可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魚、蝦、肉骨頭湯等。

        2、適當補充水

        尿毒癥患者容易發生脫水和低鈉血癥,特別是長期食欲不振,嘔吐和腹瀉的患者更是如此。一旦發生,要及時補充。但要注意尿毒癥患者對水、鈉耐受差的特點,補充不能過量,以免引起高鈉血癥或水中毒。

        3、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尿毒癥患者食欲差,營養不均衡,因此應適當進食含有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D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及水果,或者口服補充維生素片,以防維生素缺乏。尿毒癥常伴有貧血癥狀,主要是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所以尿毒癥患者還應適當選用一些含鐵質豐富的食物,如豬肝、雞蛋、西紅柿、紅棗以及綠葉蔬菜等。

        4、尿毒癥飲食首先就要低蛋白為主

        在氮質血癥期和尿毒癥期的患者主要應以低蛋白飲食為主,且蛋白質要以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為主,如牛奶、蛋類、魚、瘦肉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20克。這樣既保證了機體所必需的氨基酸的供應,又可使機體在低蛋白供應的情況下利用非蛋白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從而降低氮質血癥。

        5、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由于限制蛋白質攝入,熱能就主要由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淀粉類)來供給,所以飲食中的糖類應適當提高,以滿足機體對熱能的需求;另外,充足的熱能供給可減少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腎臟的負擔,并可使攝人的少量蛋白質完全用于組織的修復與生長發育,而且這些食品在體內代謝后,產生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增加腎臟負擔。此類食物有米面雜糧、葛粉、土豆、藕粉、山藥、蜂蜜等。

        6、飲食需合理

        尿毒癥飲食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消化道,表現為厭食、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瀉、舌炎、口腔炎、消化道出血等等。尿毒癥本身就容易出現飲食不正常,因此,尿毒癥飲食合理調養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氮質血癥期和尿毒癥期的患者主要應以低蛋白飲食為主,且蛋白質要以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為主,如牛奶、蛋類、魚、瘦肉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20克。這樣既保證了機體所必需的氨基酸的供應,又可使機體在低蛋白供應的情況下利用非蛋白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從而降低氮質血癥。

        7、忌高鉀高嘌呤食品

        當尿毒癥患者尿量較少甚至無尿時,又當忌高鉀食品,尤其是香蕉、桔子、味精、醬油等。因為鉀離子是隨尿液排出體外的,如果尿量少則鉀排出少,多吃則有可能出現高血鉀癥,這樣會危及心臟,甚至抑制心臟跳動而發生意外。

        腎炎患者每日尿量在 l 000毫升以上時,可不控制鉀鹽的攝人;若尿量在l 000毫升以下,或有高血鉀時,則宜選食低鉀物品。

        據分析每100克常用食物含鉀在100毫克以下的有:蛋類、腸、豬血、豬皮、海參、面筋、藕粉、涼粉、粉皮、菱角、南瓜、菜瓜等;含鉀量在300毫克以上的有:肉類、動物內臟、雞、魚、蝦米、海蜇、鱔魚、花生、豆類、土豆、紅薯、油菜、菠菜、水芹、芫荽、榨菜、蘑菇、海帶、木耳、紫菜、大棗、柿餅、火腿、干貝、蝦米等。

        黃豆及豆制品、動物內臟、海鮮蝦類、菠菜、菇類、濃雞肉湯、啤酒等都富含嘌呤,應注意避免,因為這些食品會導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加重腎臟損害。

        8、低磷飲食

        低磷飲食是指飲食中磷限制在0.8-1.0g/d。磷主要含在蛋白質中,某種意義上從低蛋白飲食自然獲得。控制磷的攝入,可以防止高血磷造成骨質變軟。

        10、尿毒癥飲食與治療相配合

        這一直是醫學工作者所重視的問題,雖然已經做了大量的指導,但很多尿毒癥患者對尿毒癥飲食始終是一片空白, 也往往因為飲食不當,導致尿毒癥患者治療不佳。 尿毒癥又名慢性腎功能不全,臨床上按腎功能不全的程度分為: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氮質血癥期,尿毒癥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东城区| 梁河县| 芜湖县| 台南县| 文山县| 柏乡县| 萍乡市| 正镶白旗| 岑溪市| 克山县| 延川县| 陵水| 武陟县| 开封县| 永清县| 望江县| 日土县| 曲周县| 绥化市| 长治县| 雷山县| 渑池县| 乌拉特后旗| 钦州市| 连江县| 德令哈市| 新竹市| 鹰潭市| 江城| 偃师市| 扎赉特旗| 噶尔县| 常州市| 嵩明县| 谢通门县| 山西省| 南皮县| 白山市| 东山县|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