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發的咳嗽通常分為亞急性咳嗽和感染后咳嗽。
亞急性咳嗽通常持續時間為3~8周,其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感染后咳嗽,就是感染后遺留的咳嗽,原稱為“感冒后咳嗽”,但臨床中發現除了常規“感冒病毒”以外,部分細菌和典型病原體(肺炎支原體、衣原體等)呼吸道感染后,也可導致此類咳嗽,而這些感染算不上感冒,所以統稱為“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的發病機制:已知與感染后咳嗽相關的病原體有: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鏈球菌等。 目前可能的機制有:呼吸道粘膜損傷和炎癥;氣道高反應性;咳嗽敏感性增高;鼻后滴漏。 咳嗽是因鼻腔、咽喉分泌物刺激這些部位的咳嗽感受器導致的。
感冒時,這些部位因為發炎而導致粘膜損傷,粘膜細胞腫脹,細胞變大后,會分泌超出正常的黏液(鼻涕、咽喉分泌物)。感冒后鼻腔的粘膜損傷先愈合,鼻塞流涕就緩解了,而氣道的炎癥和氣道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壞后,氣道粘膜裸露出來,會有分泌物的增加,所以咳嗽還在繼續。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感冒引發咳嗽請及時就醫,根據醫生診斷進行相應治療。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