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玻璃體脫離一般指的是眼球內玻璃體組織和視網膜結構分開。這可能是由于玻璃體內部液化或者外部視網膜脈絡膜的滲出或出血壓迫玻璃體所致。一旦發生玻璃體后脫離,就不可能從視網膜上重新連接,因此玻璃體后脫離是不能自愈的。
玻璃體是位于眼玻璃體腔內透明的膠狀體,對視網膜具有支撐、緩解外沖力及抗振的作用。 人在剛出生時玻璃體呈凝膠狀,4歲時玻璃體出現液化的跡象,液化的玻璃體使凝膠狀的玻璃體逐漸脫水收縮,水與膠原分離。 到了14~18歲時,20%的玻璃體腔為液體,80~90歲時,50%以上的玻璃體液化。 老年人玻璃體進一步液化導致玻璃體脫離。 玻璃體后脫離在65歲以上人群中發生率為65%-75%,高度近視患者更容易發生。
玻璃體脫離一般在視網膜前會出現一個如視盤大小的環狀混濁物,叫做Weiss環,日久以后Weiss環會變形或者下沉。 玻璃體后脫離本身對視力沒有損害,隨著眼球轉動,飄動的玻璃體皮層對視網膜產生前后方向或切線方向的牽拉力。 對于玻璃體后脫離,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若出現相關癥狀,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