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社會中工作的上班族還是為考試奮斗的學生,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壓力。長期處于壓力過大的狀態下不僅給我們的身心帶來不利的影響,心臟也會吃不消。
為什么壓力大易引發心臟病?
雖然生活中很少有人會因為受刺激而突然死亡,但日常生活的壓力卻會對心血管產生巨大影響。醫院時常會遇到一些年紀輕輕的病人,看起來身體不錯,但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送來急救時已經是嚴重的惡性心律失常,結果猝死。這與人在壓力之下的應激狀態有關。
面對壓力,人們會本能地進入一種應激狀態,而這種狀態下,人除了會自動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引起血壓的變化,也會造成心率變快,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癥狀,從而誘發心梗、心絞痛、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目前醫學界還沒有把過度壓力稱之為“病”,但過度的壓力還是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很多傷害,是一種隱形的危害。
壓力過大具有哪些表現?
1、生理方面:如心悸和胸部疼痛、頭痛、掌心冰冷或出汗、消化系統問題(如:胃部不適、腹瀉等)、惡心或嘔吐、免疫力降低等;
2、情緒方面:易怒、急躁、憂慮、緊張、冷漠、焦慮不安、崩潰等;
3、行為方面:失眠、過量吸煙喝酒、辦事拖延、遲到缺勤、厭倦娛樂、嗜吃或厭食、服鎮靜藥等;
4、精神方面:注意力難集中,表達能力、記憶力、判斷力下降,持續性地對自己及周圍環境持消極態度,優柔寡斷等。
如何才能正確給心臟減壓?
一、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減壓第一步
許多人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好,無節制地熬夜加班。職場人士生活節奏快,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暴飲暴食、吸煙酗酒、缺乏運動、長期睡眠不足、情緒不佳等,容易導致心臟疾病。
特別是吸煙,不僅危害唿吸系統,還會對心血管造成損害。吸煙史越長、吸煙量越大,對心臟功能的危害越大,而且二手煙同樣會對心血管造成損傷。煙民的低齡化,也成為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注重身體調養,控制血壓
進入中年后,心臟健康情況本來就在走下坡路,如果再不注意鍛煉身體,血壓也容易不穩定,再加上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會導致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度升高,刺激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縮,損害血管和心臟。
所以,平時一定要關注血壓變化,嚴格控制血壓。需要強調的是,高血壓是慢性病,應堅持服藥,并根據自己的血壓合理調整用藥。
三、適當排解焦慮情緒
除了高血壓,心理因素也是引發心臟疾病的重要因素。當為生活奔波、缺乏安全感時,人就容易感到緊張、焦慮,從而影響睡眠和心血管健康。若心中的怨氣無法及時得到宣泄,就易導致身體緊張,引發血壓上升,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危害。
因此在平時生活中,應學會排解壓力和負面情緒,建議適度鍛煉。有研究發現,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使壓力緩解30%。
四、緩解壓力,定期檢查
很多時候,壓力是誘發心臟病的重要因素。別讓工作完全替代了生活,不要讓壓力感在辦公室中傳染、蔓延。建議每天選定幾個時間段,做些放松活動。當自己解決不了負面情緒時,應及時向心理醫生求助。
雖說壓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長期壓力或者壓力驟升則會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重壓之下,人們更容易忽略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