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化內科 /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什么?

        2018-03-12 14:36 閱讀:8080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出現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主要癥狀為皮膚、黏膜、鞏膜發黃,寶寶食欲不振、不安躁動,體溫可能也會有所上升。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臨床上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早產兒在出生后一周內出現黃疸。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具體又可以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原因

        當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靠胎盤供應血和氧氣,脫離了母體,寶寶開始用自己的肺來唿吸,獲得氧氣,體內低氧的環境改變了,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紅細胞了,這時候膽紅素就產生了,并且可能過剩。多余的膽紅素無法通過沒有發育成熟的酶系統來排出體外,跟著血液流動到寶寶的身體各處,反應到外部體征,就是寶寶的皮膚和鞏膜變成了黃色。這種現象就叫做新生兒黃疸。

        1、膽紅素生成多

        (1)紅細胞破壞多: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處于低氧環境,紅細胞代償性增多,但壽命短,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

        (2)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后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2、肝功能不成熟

        (1)肝攝取膽紅素能力差:肝細胞內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對膽紅素攝取不足。

        (2)肝結合膽紅素功能差:肝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膽紅素功能差:排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易致膽汁淤積。

        3、腸-肝循環特點

        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糞膽原)。

        由于上述特點,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明顯不及成人,且膽紅素產生多而排泄少,所以很容易出現黃疸。尤其寶寶在缺氧、胎糞排出延遲、喂養延遲、嘔吐、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情況時,會加重黃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寻乌县| 双桥区| 云和县| 元氏县| 麦盖提县| 花莲市| 德阳市| 芮城县| 桐柏县| 赫章县| 苗栗县| 翁牛特旗| 凌海市| 南平市| 无锡市| 三门峡市| 平阴县| 铜山县| 喀喇沁旗| 鄂尔多斯市| 泸州市| 徐闻县| 长寿区| 泉州市| 景宁| 大关县| 通城县| 林口县| 墨玉县| 定南县| 阿克苏市| 古蔺县| 吉林省| 罗山县| 志丹县| 绥芬河市| 涟源市| 仪陇县| 肃宁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