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冬天坐月子要注意滋補適宜
1、產后飲食不宜大補
滋補過量的媽媽易患肥胖癥,從而引發多種疾病。媽媽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2、禁食寒涼、辛辣
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后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后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3、蔬菜、水果不可少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后便秘的發生。
二、秋天坐月子要注意室內溫度和濕度
白天氣溫較高,室內的溫度也會上升,如果溫度在25°C—26°C,可不必開空調,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就可以了;如果氣溫離于28°C,就應當輕微開窗通風或短時開空調以便使室溫合適。
一般,秋天有兩個特點:風和燥。剛分娩后的媽媽由于身體較虛,應當避免在通風處乘涼,如果風很大,則在有產婦居住的房間內盡量不要開窗以免受風。所以適當的室內濕度不僅可以使媽媽舒適,對于新生寶寶更是重要,由于寶寶的皮膚很嬌嫩,干燥的空氣會對他造成傷害,適當的濕度對于寶寶的健康非常有益。秋天風多,產婦一旦到室外去,一定要戴頂薄帽,以免受風感冒。
三、秋天坐月子要注意休息活動兩不誤
由于秋天溫差較大,應該注意及時更換衣服,中午較熱的時候可以適當少穿,但仍應穿長褲和較薄的衣衫,穿布襪和平底布鞋。產褥期本來褥汗就多,不要再特意加衣服,以免大量出汗,反而容易感冒。秋天天氣雖然已經變涼,但在醫院仍偶爾會見到中暑的產婦,原因就是過于保暖,如果本身褥汗很多,就應該增加食物中的鹽含量,以保證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晚上溫度比較低,不要開窗睡覺,并且注意加蓋適當厚的被子,以保暖不過熱為度,晚上起來喂哺嬰兒的時候,不要因為過急而不穿衣服,以防受涼。
提示
秋冬是干燥的季節,而且灰塵較多,這時就需要時刻保持房間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