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胃癌的發病群體已經越來越年輕化,很多年輕人一直有胃病,但是總以為沒什么大問題,沒有及時就醫,等到就診的時候發現已經是晚期了。胃癌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常常表現為上腹部疼痛、腹脹、返酸、噯氣等癥狀。如何盡早發現胃癌?警惕下面4個信號,及早發現、預防是關鍵。
一、出現這4個信號,小心胃癌病變
信號一:劇烈疼痛
一般而言,潰瘍病的特征是規律性疼痛。胃潰瘍的疼痛一般在飯后30分鐘到2小時出現,疼痛會持續到下次進餐前。十二指腸潰瘍是空腹痛,多在飯后3-4小時發作,持續到下一次進餐前,進食以后疼痛就會減輕或者消失,有的病人夜間也會出現疼痛。胃癌最早發生在胃壁的最內層(即胃的粘膜層),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細胞由內到外浸潤性生長,就像樹根一樣向外延伸,侵透胃壁的最外層(即胃的漿膜層),并繼續向外擴展,侵入橫結腸系膜、胰腺及后腹膜的神經叢,誘發持續性的腹痛。隨著病情的進展,疼痛會延伸到腰背部,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的腰背部疼痛。因此,胃病患者如果發現胃部疼痛和以往疼痛性質不同,則要警惕是否出現癌變,盡早到醫院檢查。
信號二:日漸消瘦
胃潰瘍患者應該到消化內科進行正規的藥物治療,而不應到藥店輕率買點胃藥應付。胃潰瘍患者在正規治療后需要定期(一般為每1-5年)復查一次胃鏡,具體間隔時間需要根據病情咨詢消化科內科或外科醫生。沒有經過正規治療和定期胃鏡復查的胃病患者,特別是年齡超過40歲的胃潰瘍患者,如果近期出現惡心嘔吐、食欲減退、嘔吐物為隔夜宿食,明顯消瘦、疲乏無力、營養狀態不佳,且藥物治療效果變弱,則很可能是胃癌導致了胃流出道梗阻,也稱幽門梗阻。
信號三:堅硬包塊
一部分胃潰瘍病人在其心口部(胸骨正中凹陷處)會摸到包塊,且質地堅硬、表面不光滑,而且包塊會慢慢變大,按壓時會有痛感。隨著包塊的增大,嘔吐情況會加重,這種情況大多都是發生了惡變。
信號四:帶血黑便
一般而言,在進食大量的豬、雞、羊等動物血后,或者服用某種藥物后,糞便顏色會加深。如果胃潰瘍患者無征兆地出現黑便,或者大便一直帶血,就要警惕是否惡變了。早期胃癌可以治愈,對于既往有胃病的人群,建議及時進行胃鏡檢查。隨著胃鏡設備的改進,醫生胃鏡檢查技術的提高,胃鏡檢查風險極小,檢查時的不適感也很輕微,絕大多數人群都能耐受胃鏡檢查,千萬不要由于擔心胃鏡檢查難受而錯失早期發現胃癌的良機。
二、預防胃癌,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適當運動鍛煉
盡量多在陽光下運動,適當出汗,可以把體內毒素排出體外。
2、良好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都會加重體質的酸化,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因此,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體才能保持弱堿性體質。
3、清淡飲食習慣
不要吃太多高鹽食物,不吃刺激性、過熱、過冷、變質的食物。
4、均衡營養元素
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及β胡蘿卜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它們參與修復機體的天然防癌屏障,阻止化學致癌物質在體內的合成,能起到防癌作用。還應適當增加蛋、奶、鮮魚、鮮肉和豆制品的攝入量,改進營養情況,做到營養平衡,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助于保護胃黏膜。
5、避免過度勞累
要形成良好的心態,勞逸結合,懂得調節情緒,釋放壓力。中醫認為,壓力會導致過勞體虛,然后引起身體內分泌失調、代謝功能失衡,體內的酸性物質容易沉積。?
小貼士:我們應積極治療與胃癌發生有關的疾病,如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異常增生、久治不愈的胃潰瘍、胃息肉等,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密切隨訪,預防胃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