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主要是一種局部治療,引起的放療反應主要是局部的癥狀。根據放療部位的不同,可能出現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
1. 如果是頭頸部的腫瘤進行放療,可能會引起口干,在后期可能會出現口腔黏膜的疼痛。或者再到后期,可能會出現較明顯的嚴重的口腔黏膜潰爛、水腫,甚至吞咽困難。
2. 如果是盆腔腫瘤,比如宮頸癌的放療,會出現膀胱或腸道的癥狀。部分患者比較敏感,在放療10次到15次后,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征。放療過程中對腸道進行照射,可能會有腹瀉、腹痛的情況。
3. 如果是乳腺癌的放療,可能會引起放射性皮炎,皮膚可能會在照射10次后,出現發紅,15次后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的情況,更嚴重的可能在放療30次后,會出現皮膚發黑、局部變硬,甚至嚴重的會出現皮膚的破潰。如果合并有感染,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潰爛。
此外,還可能有骨髓抑制、惡心嘔吐、非靶器官損害等反應。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的放療反應因個體差異而異。如果您正在接受放療,應與醫生密切溝通,了解可能的不良反應并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