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定的方式拔頭發,可以成為治療脫發的好辦法?近日,《細胞》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以特定模式和密度拔掉兩百根小鼠毛發,可以誘導長出1200根新毛發。美國南加州大學的這項研究發現,對于不少有脫發煩惱的人而言無疑是一線新的希望。而這項目前尚處于試驗階段的新研究,離臨床實際應用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科研發現
以特定形式“拔毛” 可令小鼠毛發再生
領導這項研究的鐘正明是美國南加州大學Keck醫學院的病理學教授,致力于干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去年,鐘教授揭示了毛囊干細胞調控如何幫助有羽毛的恐龍進化為現代鳥類,這一研究成果被《科學》雜志評為2014年的十大科學突破。此外,鐘教授還是一名皮膚科醫生,知道毛囊損傷會影響附近的環境,也曾經過實驗證明,這種環境能夠影響毛發再生。
于是,研究團隊嘗試利用這種環境,來激活更多的毛囊。
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以不同的方式在小鼠背部拔掉兩百根毛發:當他們在直徑超過六毫米的區域以低密度模式拔掉毛發時,沒有新毛發再生;但當他們在直徑三到五毫米的區域以較高密度拔掉毛發的時候,小鼠再生了450~1300根毛發,而且拔毛區域以外的地方也有毛發生長。
研究人員指出,這個再生過程取決于“群體感應”。群體感應是指一個系統如何應答部分成員受到的刺激。在這項研究中,毛囊系統根據這一原則應答部分毛發被拔。
脫發的誘因越來越多,這也是為什么導致脫發的人群越來越多,而且很多朋友脫發初期沒有正確的預防和治療,導致了最后的禿頂,我們期待科學的發展,早日研究出一種可靠的生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