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激光、手術等治療方式,人們通常認為保守的藥物更具安全性,高達76.3%的患者首先選擇藥物進行治療,固然人們對于腋臭手術的懼怕、忽視等因素影響著治療方法的選擇,但其中人們對于藥物治療安全性的盲目信任是主要原因,那么腋臭藥物治療是否真的像人們認為的那般安全呢?
藥物治療腋臭原理及危害
為了解腋臭治療藥物的安全性,首先需要了解腋臭藥物治療原理,腋臭專家指出,腋臭發生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是體表細菌分解作用,二是人體腋下大汗腺異常分泌,因此腋臭治療藥物也大體分為兩種。
1、殺菌型:富含抑菌成分,對體表菌群進行破壞,通過減少細菌分解作用而達到減緩腋臭癥狀的目的。顯然此方法治標不治本,同時想必大家都知道人體體表并非只存在有害細菌的存在,有益菌群的存在對于皮膚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腋臭治療藥物往往是沒有針對性的“殺菌”,對有害菌群的破壞可能引發皮膚健康問題,如皮疹、皮癬等;
2、抑制分泌型:有效成分滲透皮下,抑制腋下大汗腺的分泌,從而起到治療腋臭的目的,然而單純的藥物抑制并不能完全斷絕大汗腺的分泌,長期使用形成耐藥性必然引發大汗腺的反彈,造成人體內分泌紊亂,誘發濕疹、毛囊炎、癤腫等皮膚疾病。
由于藥物治療并不能有效治療,因此需要長期使用,而藥物的長期使用會對皮膚健康造成威脅,譬如產生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不良反應,尤其有的藥物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可能會添加激素、免疫抑制劑甚至汞砷等,這些藥物副作用很大,長期使用對人體內臟尤其是肝臟有較大損傷。有的藥物長期使用可能會成“癮”,即停藥后一兩天內可發生紅腫、觸痛、脫屑等癥狀,重新涂藥后病情好轉或消失,再度停藥,副作用再發,甚至比以前更嚴重,因此并不建議腋臭患者長期使用腋臭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