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是目前流傳比較廣泛的治脫偏方之一,可以說經驗比較豐富一些的發友應該都聽說過。據說使用側柏葉不僅能起到止脫、生發的功效,對于頭油的清潔效果也非常好。那么最關鍵的問題來了,這些說法到底是謠言還是真事兒?
側柏葉的功效
側柏葉又叫扁柏,成分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揮發油,油中的主要成分是α-側柏酮、側柏烯、小茴香酮等,并且還含有鈣、鋅、鉀、磷等豐富的微量元素,這些對于頭發的生長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側柏葉還有止咳、平喘、祛痰和鎮靜的作用,有實驗表明,側柏葉對于白喉桿菌、卡他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傷寒桿菌都能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
側柏葉之所以被認為能夠治療脂溢性脫發,是因為中醫認為脫發的主要原因是腎虛、血熱,而側柏葉在中藥當中被記載具有很好的止血和去濕熱的作用,并且對于調節身體血液循環也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側柏葉才被認為能夠治療脫發,并且因為成本較低,制作起來也很簡單,因此才得以被更多發友熟知。
側柏葉:外用洗頭
制作:準備好新鮮的野生側柏葉;淘洗干凈,在鍋里放上清水;放入適量側柏葉(6斤水大約150g側柏葉,還可根據自己的使用調整量)。
用法:熬好把水澄清出來,然后直接洗頭,不用洗發水。(此方法最好是傍晚使用,讓藥效在頭上持續時間更久,早上上班還可以用洗發水洗下頭)
側柏葉:外用涂抹
制作:鮮側柏葉30克,印度白酒(或75%酒精)100-500毫升,把側柏葉切碎后放進白酒里密封起來,一周以后打開過濾酒里的殘渣。
用法:每天使用3次,每次把少量藥酒涂抹在脫發區域的頭皮上,如果頭發比較長的話,可以用棉簽蘸著涂。
側柏葉:食療藥膳調養
1、側柏葉赤豆粥
材料:側柏葉10g,赤小豆10g,鮮紫蘇葉10g,大米100g,鮮車前草15g,紅糖少許。
做法與服法:先將大米、赤小豆洗凈,加水800—1000毫升旺火煮,沸后加入側柏葉及洗凈的紫蘇葉和車前草,慢火再煮至大米爛熟,去車前草后分2次吃,可酌加紅糖調味。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生發。
2、側柏葉何首烏湯
材料:側柏葉10g,何首烏10g。
做法與服法:以上藥用水煎成湯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
功效:補益肝腎,止癢生發
3、側柏葉菊花綠豆湯
材料:側柏葉10g,菊花20g,綠豆60g。
做法與服法:將菊花洗凈、入鍋,加適量清水,煎煮30分鐘,加側柏葉,稍煮,去渣取汁,與洗凈的綠豆同入鍋中,用小火煮至綠豆熟爛即可。
功效:涼血止癢,去油生發。
4、加味墨旱蓮粥
材料:薏仁30g,糯米30g,赤小豆15g,雞內金9g,墨旱蓮10g,茯苓20g。
做法與服法:將墨旱蓮、茯苓洗凈,加水適量,煮20分鐘去渣取汁,糯米、薏仁、赤小豆洗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將薏仁、赤小豆放入鍋中,加水煮30分鐘,加入研成末的雞內金、糯米和藥汁,小火煮成粥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去屑。
不脫發的人是永遠不知道禿頂痛苦的,但是抱怨永遠沒用,行動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