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媽媽認為,入春了溫度回升,寶寶就可以少穿點了。殊不知“倒春寒”更需要好好養護,乍暖換寒之時,氣候反復多變,冷熱不定,病毒細菌滋生,一不留神寶寶就會感染流感、病毒性肝炎、猩紅熱、支氣管炎等疾病,防不勝防。
這時,寶寶身上的棉衣不要脫掉,適度“春捂”可以起到緩沖與過渡作用,保護寶寶不被寒冷傷害。“春捂”講究科學有度,并非必須像冬天那樣裹得嚴嚴實實,媽咪們給寶寶穿衣時注意以下幾點:
適度原則
春捂并不是要為寶寶捂得嚴嚴實實,摸寶寶手腳感覺溫潤,并且手心無汗即可,穿太多會起反作用,降低寶寶免疫力。春捂還要把握好時間,在冷空氣來之前一兩天開始捂,不要等溫度降下來以后才開始增加衣物。
三暖二涼
三暖是指:肚暖、背暖和腳暖。寶寶的肚子受涼,易引起腹瀉等疾病,背部和腳部受涼易使寶寶免疫力低下。二涼是指頭部和胸部,頭部不要裹上厚實的帽子,胸部也不要裹得嚴嚴實實,保持透氣與舒適,寶寶才能心情愉悅、神清氣爽。
靈活增減
在溫度多變的季節,寶寶衣物量要根據具體溫度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比如陽光高照時,在室內要比在室外多穿一件,因為室外陽光明媚、溫度較高,室內相對陰冷,寶 寶在室內不活動,多穿一件能抵御寒氣。當寶寶在室外時,如果活動量大就容易出汗,風一吹一受涼就會感冒,所以可以搭配輕薄的小棉服出門,既擋風又保暖,還 方便寶寶活動。還在襁褓中的嬰兒要相對多穿一點。
“春 捂”幫助寶寶免受寒氣侵襲,而鍛煉身體可以提高寶寶自身免疫力,增強寶寶體質,主動防御病毒流感,從根本上預防流感。春暖花開之際,多帶寶寶進行室外活 動,多曬曬太陽,有助于寶寶健康成長。家長多陪寶寶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做一些游戲,有助于使寶寶身心愉悅,順應肝氣,身心健康。
春季室外活動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1.避免帶寶寶去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游玩,比如電影院、商場等地方,要警惕病毒感染,預防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2.在室外,不要讓寶寶到處亂摸、亂爬。勤洗手,吃東西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凈。從公共場合回來后最好幫寶寶洗澡,換下衣物。
3.活動后,寶寶大汗淋漓,不要立即脫下寶寶的衣服,更不要讓寶寶將衣服撩起,將肌膚裸露在外。應該先擦干寶寶身上的汗,待汗干后再脫去衣物。
春季為肝火旺的季節,“倒春寒”時務必要注意養肝。在孩子的飲食上,少酸多甘,新鮮水果要等熟透才能給孩子吃,避免水果太酸而傷肝。盡量少給寶貝吃羊肉、海 鮮等發物。多給孩子補充一些維生素、無機鹽和蛋白質,多吃苦瓜、牛奶、草莓等食物。另外,西紅柿也是平肝去火的好食物,微甜,多給寶寶吃些西紅柿,能補充 大量的維生素。
此時,可以稍稍吃些味兒沖的食物,如芹菜、洋蔥、姜、蒜等,能幫助孩子殺菌防寒,增強體質。如果寶貝不喜愛這些食材,可以剁碎以后做成餃子給他吃。或者多烹飪一段時間,但是要注意的是,時間過長會損失食物中的營養,所以對烹調時間的把握很重要。
早飯吃好,孩子體質也能提高。許多幼兒園提供了營養搭配的格式花樣粥等主食,雞蛋、粗糧也是早餐不錯的選擇。
春季是病毒細菌大量滋生的季節,即使“倒春寒”溫度較低,為了寶寶和家人的健康,媽咪平時在家時,也要使室內經常通風換氣除塵,保證空氣質量,以防細菌病毒滋生。
凈化空氣小技能:
技能一、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最好早中晚開窗通風三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使空氣得以流通。
技能二、定期打掃住所,防止細菌超標。寶寶的毛絨玩具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最好要用裝用清潔劑殺菌消毒,以防寶寶放入口中,引起細菌感染。
技能三、在家中養些花花草草,保持室內濕度為40%左右。空氣過于干燥或過于潮濕都會使病毒滋生。
“倒春寒”,寶寶咳嗽怎么辦?
在溫度多變流感頻發的春季,感冒、冷空氣刺激、咽喉炎、過敏、氣管炎等都會引起寶寶咳嗽。
如果寶寶只是在清晨和夜晚咳嗽,多是因為體內有寒氣,這時候注意不要給寶寶吃涼性的食物,多吃性平的蔬菜,有助于緩解咳嗽。多喝溫開水,有助于寶寶排毒。晚 上給寶寶用溫水洗腳。如果寶寶白天晚上都咳,寶寶可能既受熱又受寒,同樣要大量喝溫開水,用溫水洗腳,保持飲食清淡,有助于緩解癥狀。
當寶寶咳嗽有痰時,祛痰比止咳更加重要。簡單的止咳藥并不能將痰祛除,痰仍然會留在寶寶喉嚨,細菌病毒在寶寶喉嚨堆積,導致咳嗽反反復復不見好。所以,要想 止咳,祛痰是關鍵。在給寶寶祛痰止咳時,家長不要帶寶寶盲目注射抗生素。盡量選擇單一成分的祛痰藥,單一成分藥比用途廣泛的復方藥安全性更高。如果使用復 方藥,要經過醫生指導,用藥需謹慎。
如果寶寶咳嗽很嚴重,并且唿吸困難,要趕緊送去醫院,否則有患上肺炎的危險。不要一味留在家中,很有可能會使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