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季到來的時候,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大自然一片欣欣向榮。同時自然界陽氣也開始升發。春季養生應遵循養陽防風的原則。春季,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
春季多風,而風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發各種傳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紅熱、麻疹、流腦、水痘、扁桃體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謹防流行病。
春季是冬夏轉換交替的季節,冷暖氣流互相交爭,時寒時暖,乍陰乍晴,天氣變化無常。氣候的不穩定,使對氣候敏感的人有諸多不適應,對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調攝。
春氣內應肝,陽氣升發,肝氣、肝火易隨春氣上升,而肝陽旺盛,易導致高血壓、眩暈、肝炎等疾病。肝氣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緒隨之高昂亢進,容易因天氣變化而出現激憤、騷動、暴怒、吵鬧等狀態。
外界氣候變化對人體氣血有顯著影響。春天,氣候變暖,氣血活動也隨之加強,人體新陳代謝活躍起來。對此變化,健康的人能夠很快適應,體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和孩子則易產生不適應癥,使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因此春季在疾病的防治上要早做準備。
因此,在正常的飲食之外,還要補充一定量的營養素。最需要補充的營養素主要有6種。
鈣
人體需要鈣來保持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松。
建議:如果您不喜歡牛奶、酸奶、奶酪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可以考慮鈣補充劑。每次不要超過500毫克,同時應該補充維生素D或多曬太陽。
鐵
它對維持紅細胞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
建議:一般來說,只有貧血患者才需要服用鐵補充劑。如果只是輕度缺鐵,最好采用食補,尤其是處于月經期或妊娠期的女性,可以多吃些肝臟和其他動物內臟,或者瘦肉、海鮮、堅果和綠葉蔬菜等。
鉀
鉀能降低血壓,緩解心律失常,對抗體內過多的鈉。
建議:多吃香蕉、葡萄干、柑桔等富含鉀的食物。但要注意,老年人和腎病患者不宜攝入過多鉀。
硒
它是一種抗氧化劑。
建議:雖然有研究表明,每天攝取200毫克硒可降低前列腺癌、肺癌、結腸癌的患病風險。但其實,人體對硒的需求并不大,只要飲食合理,硒一般不會缺乏。
β-胡蘿卜素
也是一種抗氧化劑。
建議:β-胡蘿卜素有助于保護視力、增強免疫力、改善皮膚。胡蘿卜、紅薯、青椒等食物是不錯的選擇。
復合維生素
經常飲食不規律的人,營養不平衡,尤其是維生素很容易缺乏,補充復合的維生素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