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胃癌,大家都會問是不是胃上面長了惡性腫瘤就叫胃癌,在當今,我國十分注重對胃癌的基礎研究,推動了臨床治療的發展。專家強調,胃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已獲廣泛公認,因為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早期胃癌的術后5年生存率高達90%。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生活結構的改變,胃癌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胃癌的根源,最主要的還是受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影響。所以不管是高危人群還是普通人,都要警惕胃癌的發生。
胃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
①年齡在40歲以上,以前有慢性胃病史,近期出現消化不良。
②家中親屬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癌癥的患者。
③以前有胃病史,特別是有過慢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萎縮性胃炎、做過胃切除手術等。
④有過HP(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史。
⑤有原因不明的嘔血、嘔吐咖啡色物質或柏油便,體重不明原因的急劇下降。
⑥原來有過反酸、胃灼熱的癥狀。
⑦曾經在胃癌高發區生活過一段時間。
⑧經常吃過咸的食物,喜歡吃腌制的食品,長期酗酒和吸煙,不怎么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⑨患過其他惡性腫瘤。
⑩長期精神異常和抑郁的人。
癌癥其實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恐怖,很多人帶癌生存,仍活得很精彩。患癌后,一定要調整心態,多與樂觀的病友交流。同時注意定期到院體檢,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可做根治性切除治療,治愈的機會還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