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皮膚科 /痤瘡

        中醫(yī)分類治療臉上痤瘡的十二種方法

        2018-04-18 10:09 閱讀:2661

        痤瘡是皮膚科的最常見的病種之一,嚴(yán)重影響我們的美觀。所以痤瘡治療很重要。中醫(yī)認(rèn)為痤瘡是內(nèi)熱熾盛,外受風(fēng)邪所致,但有肺熱、血熱、肝熱、陰虛內(nèi)熱之分。膿皰等皮損屬于風(fēng)熱、毒熱所致。囊腫性痤瘡聚合性痤瘡等炎性癥狀不明顯,慢性過程,為寒瘡寒瘍之癥。又如瘢痕性痤瘡可因氣滯血瘀所致。所以臨床上的分類治療很關(guān)鍵,找對(duì)方法,對(duì)癥治療,臉上的痤瘡很快就可以治愈。

        十二種中醫(yī)治療痤瘡的方法

        1.宣肺疏風(fēng)法,治風(fēng)邪外襲證:

        因感受風(fēng)熱之邪與血熱相搏,或感受風(fēng)冷之邪而郁塞。見于痤瘡初起,皮損為白頭、黑頭粉刺,如粟粒大小,互不融合,微有癢感。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常用方:清肺消痤湯。

        常用藥:白芷、防風(fēng)、荊芥、薄荷、升麻、蟬衣、菊花、牛蒡子、葛根、刺蒺藜等。

        2.瀉肺清熱法,治肺熱血熱證:

        因風(fēng)邪襲肺,郁久化熱及內(nèi)熱熏蒸于肺,肺氣失清,上沖頭面。皮損為紅色丘疹,多布于兩頰,皮膚潮紅,舌質(zhì)微紅,脈滑數(shù)。

        常用方:枇杷清肺飲、瀉白散。

        常用藥:枇杷葉、桑葉、地骨皮、天花粉、魚腥草、黃芩、桔梗等。

        3.健脾運(yùn)中法, 治濕邪內(nèi)蘊(yùn)證:

        因飲食不節(jié),脾失健運(yùn),濕邪內(nèi)蘊(yùn),溢于肌表。皮膚油濕發(fā)亮,毛孔呈橘皮樣。納呆脘痞、苔白膩、脈濡緩。

        常用方:平胃散。

        常用藥:薏苡仁、茯苓、白術(shù)、山藥、陳皮、山楂等。

        4.清胃瀉火法,治胃中積熱證:

        因嗜食辛辣,助陽化熱,胃積伏火,皮損為融合成片的紅色丘疹或有膿皰,常分布于口周,口唇干燥,舌紅脈數(shù)。

        常用方:清胃散、白虎湯。

        常用藥:石膏、知母、梔子、黃連、竹葉、蘆根等。

        5.清熱解毒法,治熱毒熾盛證:

        因熱邪熾盛,化火生毒,火毒血凝聚,雖有氣血凝結(jié)不通現(xiàn)象,卻未見臟腑功能失調(diào)。皮損為膿皰較多,紅腫疼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

        常用方:五味消毒飲。

        常用藥: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白鮮皮、敗醬草、蚤休、板藍(lán)根等。

        6.清熱利濕法 ,治肝膽濕熱證:

        因嗜食油膩或味道濃厚的食物而致脾胃濕熱或肝膽濕熱,皮損炎癥較重,粉刺、丘疹、膿丘疹、膿皰兼見,顏面油膩光亮,脘腹痞悶,煩躁易怒,口苦,溲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常用方:萆薢滲濕湯、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

        常用藥:苦參、木通、澤瀉、地膚子等。

        7.清熱涼血法 ,治熱擾心營(yíng)證:

        因熱擾心營(yíng)、熱傷血絡(luò)所致皮損為紫紅色丘疹,心煩不眠,舌絳而干,脈細(xì)數(shù)。

        常用方:犀角地黃湯。

        常用藥:紫草、丹參等。

        8.通腑泄熱法 ,治腸胃濕熱證:

        因肺熱移于大腸致腸胃濕熱或熱傷津液,皮損多形,大便秘結(jié)。

        常用方:承氣湯、增液湯。

        常用藥:大黃、芒硝、番瀉葉等。

        9.滋陰降火法 ,治肝腎陰虛證:

        因肝腎陰虛,相火偏旺,皮損呈暗紅色丘疹,唇紅顴赤,口渴咽干,舌絳少苔,脈細(xì)數(shù)。

        常用方:知柏地黃丸等。

        10.調(diào)和沖任法 ,治肝氣不舒證:

        見于女性患者,皮損于經(jīng)前加重,伴有月經(jīng)不調(diào)、胸脅脹滿。

        常用方:逍遙丸、四物湯。

        常用藥:香附、枳殼、木香、青皮、川楝子、益母草、黨參、黃芪等。

        11.補(bǔ)腎益精法 ,腎精不足證:

        因腎精不足,腎之陰陽失調(diào),見于青春期激素水平紊亂,導(dǎo)致皮脂分泌過盛。

        常用藥:覆盆子、補(bǔ)骨脂、桑椹子、女貞子、旱蓮草、菟絲子、淫羊藿、仙茅、紫河車等。

        12.活血化瘀消痰軟堅(jiān)法 , 痰瘀凝結(jié)證:

        因氣血郁滯而致丘疹色暗及囊腫結(jié)節(jié)瘢痕,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diǎn),脈細(xì)澀。常用方:桃紅四物湯。

        常用藥:丹參、莪術(shù)、三棱、郁金等。

        若病程拖延日久,因痰郁結(jié)聚而呈慢性囊腫、結(jié)節(jié)及萎縮性瘢痕。

        常用藥:夏枯草、貝母、半夏、昆布、海藻、牡蠣、僵蠶、皂角刺、穿山甲等。

        治療痤瘡并不難,只要對(duì)癥治療詳細(xì)很快就可以治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化德县| 尉犁县| 利津县| 苏尼特左旗| 克东县| 扎囊县| 桃园县| 揭东县| 宿松县| 盐边县| 枣庄市| 宁安市| 南召县| 镇平县| 永川市| 靖西县| 翁源县| 汨罗市| 高密市| 花垣县| 垫江县| 大理市| 益阳市| 锡林浩特市| 铁力市| 重庆市| 郴州市| 海兴县| 定安县| 晋州市| 凤冈县| 昆山市| 新龙县| 沂水县| 怀集县| 隆子县| 双柏县| 灵寿县| 怀柔区|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