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檢,是一種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變被動看病為主動檢查,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健康檢查的目的就是趁著疾病潛在人體中尚未有癥狀時,通過早期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增加醫療效果,減少疾病繼續惡化,保證身體的健康。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體檢項目?
體檢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一般的體格檢查,包括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的專科檢查;
二是功能檢查,包括心電圖、X光、彩超(包括肝、膽、脾、腎和生殖系統)、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
三是化驗檢查,包括血、尿常規及血糖、血脂、肝腎功能、乙肝五項、腫瘤標記物等。
選擇適合自己的體檢項目,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年齡
(1)兒童(0歲—6歲):應注重營養、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體格和智力發育異常。如血常規檢查,發現缺鐵性貧血;微量元素(鈣、鐵、鋅、鉛、銅、鎂)檢查避免有些家長給孩子盲目進補;肝膽胰脾雙腎、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先天和后天異常,如先天性心臟病等。
(2)少年(7歲—17歲):對少年來說,重點是了解生長發育情況,因此檢查項目重點應該針對生長發育的一些指標,如身高、體重、血壓、肺活量或者是肺功能及視力、色覺等方面的檢查。另外,如果想看腹部器官的生長發育情況,可以做腹部彩超檢查。最后,應抽血檢查肝、膽、腎功能情況和有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情況(可做兩對半檢查)。
(3)青年(18歲—35歲):工作壓力大的青年人生活習慣不規律,易于引發腸胃疾病,應適當增加碳13檢測。判斷胃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因為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此項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胃部疾病。
(4)中年(36—59歲):中年人除頸椎問題外,還應增加眼部、甲狀腺彩超等檢查項目。因為眼睛檢查的信息可提供一些全身疾病的線索,如糖尿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或青光眼等潛在問題。許多疾病都可以從眼底上反映出來。眼底的視網膜血管是人體中唯一可看見的血管,可以把它當作了解其它臟器血管情況的窗口。
(5)老年(60歲以后):老年人機體出現衰退,應在常規項目外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代謝性疾病檢查,最好每年進行一次全身體檢。如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血、尿常規、血脂、血糖、血粘度、肝腎功、腫瘤標志物,肝膽胰脾腎超聲、心臟超聲、血管超聲、磁共振(如顱腦平掃、顱底動脈血管成像等)、心電圖、胸部拍片檢查。
2、性別
(1)育齡婦女,每年常規進行乳腺和婦科方面的檢查,如婦科檢查、白帶常規、宮頸TCT、子宮及附件彩超、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乳腺彩超,早期篩查宮頸癌、子宮肌瘤及乳腺疾病。
(2)30歲以上女性,可加做CA125+HE4(卵巢癌篩查)、CA15-3(乳腺癌篩查)。
(3)40歲以上男性,可加做前列腺檢查,如泌尿系彩超、前列腺特異抗原及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測。
3、病史
(1)有乙肝的人,除了肝功能之外,還應該檢查肝癌標志物甲胎蛋白,一般項目中的肝膽彩超也應該重視,不能輕易舍棄。
(2)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也可以加查心臟彩超,檢測一下心臟的基本功能情況。
(3)有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可以加做血流變檢測。由于血流變學異常是腦血管病發病的先兆之一,所以若檢查有異常,建議積極進行飲食控制,適度鍛煉和系統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