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內分泌科 /甲亢

        甲狀腺藥物治療要防副作用

        2018-04-18 16:52 閱讀:4317

        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腫,主要使用抗甲狀腺藥物,如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咪啶、他巴唑和甲亢平等。這些藥物需要長期使用。但目前認為這些藥物有較多副作用,可以發生在兩個不同階段,即早期(用藥2~3個月以內)和晚期(用藥1年半)。患者必須了解可能發生什么副作用,副作用主要表現以及對策,針對常見的副作用巧妙用藥。

        控制早期副作用的對策

        治療前應進行肝功能、血常規檢查,以利于用藥后比較。早期副作用有輕度副作用和重度副作用。輕度副作用主要表現有:

        1、皮疹和瘙癢

        發生頻度為4%~6%。如僅有皮疹而不瘙癢,可以繼續用藥。有瘙癢可使用抗組胺藥,如不見好轉可更換其他藥物。出現嚴重蕁麻疹可使用糖皮質激素。

        2、輕度肝功能障礙

        發生頻度為2%~5%。如用藥后出現肝功能異常(如氨基亮氨酸轉移酶超過正常上限2倍以上),應立即停藥,改用其他方法治療。

        3、發熱、關節痛或肌肉痛

        發生頻度為1%~5%。如經檢查無其他原因引起,應停止抗甲狀腺類藥物治療,或改用其他藥物治療。因為這些癥狀有可能是嚴重副作用的早期癥狀。

        嚴重副作用主要

        1、粒細胞減少癥

        發生頻度為0.1%~0.5%。多在使用抗甲狀腺藥物2~3個月內發生。用藥前應進行一次血常規檢查,以便與用藥后比較。一般在治療期間應每1~2周進行一次血常規檢查,特別注意白細胞變化。如嗜中性粒細胞下降到1 000/立方毫米(正常為2 000-7 000/立方毫米)時,應停止繼續用藥。無癥狀粒細胞減少的非典型患者,停藥后有可能逐漸恢復正常,但繼續用藥即可發展為典型粒細胞減少,白細胞難以恢復正常。如停藥后粒細胞繼續下降(如100~500/立方毫米),可由醫生指導試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經一次注射后4日,嗜中性粒細胞仍不能升高至1 000/立方毫米以上,則應住院治療。

        2、重癥肝功能障礙

        發生頻度約1%~2%。以丙硫氧嘧啶最容易引起肝功能障礙,應特別注意。出現嚴重肝功能障礙時應停藥,改用其他治療方法。

        3、多發性關節炎

        用藥后2~3個月內發生,也有1年以上才出現。停藥后一般4周以內癥狀即可消失。也可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藥。

        4、罕見的副作用

        個別報道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或自身免疫疾病,但非常罕見。一旦懷疑應立即停藥,進一步檢查治療。

        控制和發現晚期副作用

        晚期副作用主要是“血管相關性炎癥綜合征”。多發生在用藥1年以上患者,特別是使用丙硫氧嘧啶者。一旦出現發熱、關節痛、肌肉痛等類似重感冒癥狀,就應引起重視,否則可出現腎功能障礙,嚴重時可迅速進展為腎小球腎炎。因此,要進行尿常規檢查,一旦懷疑應立即停藥,并住院觀察治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株洲县| 芒康县| 许昌县| 昭通市| 东乡县| 聂拉木县| 朔州市| 汝州市| 黔西| 察雅县| 迭部县| 南汇区| 蕲春县| 陇西县| 阜平县| 长沙市| 荔波县| 阿拉善左旗| 丹江口市| 措美县| 霍城县| 平南县| 永寿县| 蒲城县| 贵州省| 乳源| 丹棱县| 泾川县| 马龙县| 太保市| 万山特区| 随州市| 家居| 茌平县| 阜城县| 南漳县| 城固县| 景东| 宝应县|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