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你了解多少?女性白帶若是“艷陽高照日”自是不必言說,但“或陰或雨”,那就屬女性健康的異常天象了。
一、何為白帶異常
白帶異常是指女性陰道分泌物量的增多。有時白帶增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白帶增多伴有多種病癥出現,就要警惕婦科疾病的發生。白帶增多分為生理性白帶增多和病理性白帶增多。
1、生理性病因
健康婦女白帶增多與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成正比。如排卵期或妊娠期白帶增多,在子宮內膜生長過長的情況下,或應用雌激素藥物后均可出現白帶增多。
2、病理性病因
陰道炎癥、慢性宮頸炎、老年性陰道炎、子宮內膜炎、宮腔積液或陰道內異物、子宮肌瘤、生殖器皰疹、淋病、尖銳濕疣、子宮脫垂、慢性盆腔炎等。
二、臨床表現
病理性白帶增多通過量、色、形、味的變化預示不同的疾病。
1、膿性白帶
色黃或黃綠,黏液或呈泡沫狀,有臭味,大多為陰道炎癥所致,其中以滴蟲性陰道炎最為常見,多有外陰瘙癢。可見于慢性宮頸炎、老年性陰道炎、子宮內膜炎、宮膜積液或陰道內異物等情況。
2、乳酪狀白帶或豆腐渣樣白帶
多為霉菌性陰道炎的典型現象,常伴有嚴重的外陰瘙癢。
3、血性白帶,白帶中混有血
應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但宮頸息肉,宮頸糜爛,黏膜下肌瘤,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尿道肉阜,老年性陰道炎等良性病變也可導致血性白帶,宮內節育器引起的少量血性白帶也較多見。
4、黃色水樣白帶
多發生在持續陰道出血后,陰道流出大量膿性惡臭白帶,應首先考慮晚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黏膜下肌瘤伴感染。陣發性排出者應注意有輸卵管癌的可能。
5、排尿障礙伴白帶增多
典型淋菌感染癥中白帶與尿道分泌物一樣量可增多,黃色膿性。衣原體引起的宮頸炎白帶黏性較低,并且白色漿液性宮頸分泌物增多。
三、鑒別診斷
1、pH值
化驗時常用pH值來表示酸堿度,正常時pH為4.5,患有滴蟲性或細菌性陰道炎時白帶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2、陰道清潔度
Ⅲ度:鏡下見有少量陰道桿菌,有大量膿細胞與雜菌。Ⅳ度:鏡下未見到陰道桿菌,除少量上皮細胞外主要是膿細胞與雜菌。Ⅲ~Ⅳ度為異常白帶,表示陰道炎癥。Ⅰ~Ⅱ度屬正常。
3、霉菌與滴蟲
白帶經過處理后在顯微鏡下可以根據其形態發現有無滴蟲或霉菌,如存在滴蟲或霉菌不論其數量多寡均用“+”來表示,“+”這一符號只說明該婦女感染了滴蟲或霉菌,并不說明其感染的嚴重程度。
四、治療
積極治療可以消除易感因素。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搔抓。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效果很好。勤換內褲,并用溫水進行洗滌,切不可與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
1、改變陰道酸堿度
念珠菌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正常人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除了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外,治病期間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對霉菌的生長繁殖會有抑制作用。外出如廁時要用女性衛生濕巾拭干外陰,保持外陰干燥,以抑制念珠菌的生長。
2、藥物療法
(1)滴蟲性陰道炎
滴蟲存在皺褶及宮頸的腺體中,同時還存在于尿道及腸道內,因此應該內外兼治。①口服殺滅滴蟲藥物。服后化驗滴蟲,如為陰性,應于下次月經后繼續治療1個療程,鞏固療效。②局部同時治療。
(2)霉菌性陰道炎
可用蘇打液沖洗外陰、陰道或坐浴,輕輕拭干后,放置制霉菌素栓劑于陰道深部,或用制霉菌素霜涂于陰道壁上,每晚1次或早晚各1次,共10~14日。
(3)非特異性陰道炎
可選藥物甲硝唑口服。也可局部用藥治療。
(4)老年性陰道炎
可在陰道局部用藥。提高陰道酸度。炎癥較重者,輔以雌激素治療。
五、預防
1、定期檢查,及時就醫
即使沒有任何不適也應該定期檢查,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婦科體檢。無論出現何種情況的白帶增多或其他不適,都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2、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否則可能加重病情。
3、少穿緊身褲,少用衛生護墊
尤其不要穿緊身尼龍內褲,最好選擇棉質內褲。有些女性擔心白帶弄臟內褲,平日總是用衛生護墊。這種做法很容易造成外陰孳生大量細菌,很不可取。所以,不在月經期盡量不要用衛生護墊。每天晚上要用清水洗凈外陰,更換內褲(最好不要用各種藥液清洗陰道,以免破壞陰道的內環境,導致陰道炎)。
4、增強免疫力
要經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心情愉快時免疫力會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