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檢中心 /體檢

        體檢季來臨,想好做什么項目了嗎?

        2018-04-20 11:50 閱讀:1818

        衣服穿得越來越輕便了,體檢季也來臨了,不少單位都紛紛安排員工開始一年一度的體檢。

        不過,單位組織的體檢往往是吃“大鍋飯”,而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各有不同,給自己的健康體檢開個小灶,更能針對性地發現一些健康問題。

        那么,到底該如何給自己開個“體檢小灶”呢?大家不妨來聽聽健康管理專家的建議。

        專家建議體檢要“1+X”

        “1”為常規體檢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脈搏、心理量表、內外科醫生和五官科醫生常規查體、婦科常規查體、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空腹血糖以及B超等。這樣的體檢項目,是多數用人單位都會提供的。

        “X”則是針對不同人群的情況,增加的不同的檢查項目,是讓體檢者在篩查常規項目基礎上,針對個人的年齡、職業特性、家族遺傳病史等多方面的實際健康狀況,再選擇其他有針對性適合其本身的單個體檢項目。

        三條建議幫你選“X”

        這個“X”到底該怎么選呢?

        首先是可以參考健康管理的大數據,這些數據中顯示的比較高發的疾病,是需要重點防范的。

        每年都會對參加體檢的人進行職業上、年齡上等多維度的發病特征的分析。綜合近三年的健康體檢數據,他們發現有三類檢查項目異常狀況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分別是:甲狀腺結節、鈣化、甲狀腺癌,肺部結節、磨玻璃樣改變,肺癌和腸道息肉、腸癌。

        大家可以參考這些數據結果,給自己適當增加一些針對性更強的檢查項目,如果有必要的話,常規體檢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還可以定期做一些項目的復診。

        第二條建議,就是有家族病史的人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增加相關的項目,如選擇腫瘤篩查和基因檢測。有慢性疾病的人根據疾病種類,可增加慢性疾病的相關檢查,對于身體存在一些明顯不適癥狀的,更要增加相關項目的檢查,如持續的胃痛、大便異常等需增加胃鏡及腸鏡檢查。

        第三條建議是針對一些特殊行業人群的,他們可以增加微量元素、毒性元素測定等項目。

        體檢一大目的是盡早發現癌癥

        癌癥現在已是多發病,每年一次的體檢,一大目的就是早期發現癌癥。所以本報也請了防癌體檢的專家為大家支招。

        在常規體檢之外,哪些人需要增加防癌體檢呢?專家的建議是腫瘤高危人群要增加這一項目。

        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幾類人:親屬、特別是直系親屬中有患癌的,也就是常說的有腫瘤家族史的人;有吸煙史(含二手煙)的人;未生育或首次妊娠在35歲以后的人;年齡在35歲以上、有良性乳腺疾病的肥胖婦女;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接觸致癌物質的人群(環境污染);早婚、多產、多個性伴侶的女性;患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等。

        不同年齡段防癌體檢的重點有所不同

        癌癥發病有不同的年齡高峰,同時因為男女生理結構上以及生活習慣上的差異,患癌癥的風險也不同,所以,不同年齡段的男女要進行差別化的防癌篩查。

        男性在30歲起,特別是有乙肝病史、嗜酒的,就要開始關注肝臟B超、AFP等檢查。40歲起,特別是有吸煙史的男性,要關注肺癌的早期篩查,增加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可以有效發現早期病變。至45歲以后,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體檢者要關注胃、食管、結直腸,可以考慮增加胃鏡和腸鏡的檢查。50歲以后要進行前列腺癌的篩查。

        女性從20歲起,要關注乳腺和子宮的體格檢查,比如乳腺在經驗豐富醫生的觸診下發現問題了,再進一步進行B超等影像學的檢查。30歲以后的女性防癌體檢要常規進行乳腺B超、HPV、宮頸薄層液基學檢查,當然還有肝膽胰腺等器官的影像學檢查。40歲以后增加乳腺鉬靶的檢查,50歲以后可以考慮增加肺低劑量的螺旋CT和胃、腸鏡檢查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伊金霍洛旗| 萍乡市| 尼木县| 益阳市| 哈尔滨市| 松溪县| 绥阳县| 陇川县| 惠州市| 五台县| 乾安县| 阳新县| 资兴市| 东兴市| 南充市| 浏阳市| 乐陵市| 静宁县| 巴中市| 井冈山市| 鄢陵县| 竹溪县| 界首市| 辛集市| 凌云县| 赤城县| 合江县| 青田县| 潞西市| 龙游县| 边坝县| 利辛县| 惠东县| 德令哈市| 孝义市| 梁山县| 云梦县| 淮阳县| 象州县|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