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HO報道在世界范圍內,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大約有50萬例,80%的病例在發展中國家,而我國就達13.15萬,約占世界宮頸癌新發病例的28.8%。全球每年約有20萬婦女死于此病,其中5.3萬發生在中國。
1、唯一明確病因的癌癥
癌癥一直是一個可怕的名詞。絕大部分的癌癥都只能說是“病因不明”但與某些危險因素有關。宮頸癌是目前唯一一個明確病因的人類癌癥。
子宮頸癌并不可怕,它是目前唯一一個病因明確,可以預防,早期發現并治愈的人類癌癥。只要定期篩查,90%的宮頸癌都可以預防。
200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因為其發現了HPV高危感染與宮頸癌有直接關系。
2、HPV是什么?
HPV(Human papillomavirus)中文名稱為人類乳頭瘤病毒。主要通過性傳播,在性生活過程中可進入生殖器、口腔或是咽喉,從而導致傳染。目前約有170種類型的HPV被判別出來,其中約有30到40種會通過性行為傳染到生殖器及周邊皮膚。研究發現,99.7%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不同類型的病毒帶來的健康風險也各有差異。
感染HPV不要害怕
HPV感染非常普遍,性活躍期婦女HPV感染率約占50-80%,但是大部分的人能夠將HPV病毒清除。
據統計,50%-90%的HPV感染可在感染后的數月至2年內被免疫系統清除,平均感染時間為8個月。只有一小部分會持續感染,長時間的持續HPV感染,使宮頸發生病變,并向癌變發展。
研究表明,30歲以上女性HPV持續感染平均8-24個月可發生宮頸癌前病變,平均8-12年可發展為浸潤癌。
“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宮頸癌患者幾乎100%可查出HPV-DNA陽性。
3、宮頸癌可預防
宮頸癌致病原因明確,而且宮頸癌的發生是個漫長的過程,從感染HPV發展到癌前病變(CIN)、子宮頸癌(浸潤癌),需要幾年或十幾年的時間。
宮頸癌篩查
定期做宮頸癌篩查,早期的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很容易查出來,而且,癌前病變是可逆的,早期宮頸癌是可治愈的。可以說,90%以上的子宮頸癌都是可預防的。
宮頸癌應該如何篩查?
“HPV+細胞學(TCT)初篩,陰道鏡助診,病理組織學確診。這是宮頸癌篩查的三個階梯。”
如果HPV+細胞學雙陰,則可以3-5年再復查,“一般來說,HPV DNA檢測陰性,則該女性在5-10年內患宮頸癌的機會幾乎為0。”
如果細胞學陰性,有HPV感染,但并非HPV-16/ HPV-18這兩型,可以一年后再復查。如果HPV-16/ HPV-18檢測陽性或細胞學檢查陽性,兩者只要滿足其一,均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并活檢。后續再根據病情進行復查或者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