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燒傷科 /燙傷

        吃太燙,嘴巴與胃都受傷!

        2018-04-23 18:31 閱讀:9127

        寒流來襲,大家在飲食上也開啟了“冬季模式”來抵御降溫攻擊。火鍋、麻辣燙、烤魚等熱乎乎的美食高居點單榜首。然而,在大快朵頤之余,大家可別忘了,過多食用太燙的食物,會危害到人的腸胃與食道。俗話說的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美食當前,把持住,放涼了再入口,才不會燙傷自己。

        貪吃燙食危害食道與胃

        食道是連接咽喉和胃部的器官,它對溫度較不敏感,所以很多人在吃燙食時,只會覺得嘴燙甚至舌頭起泡,當下卻不會覺得食道或胃有什么不舒服。而事實上,食道黏膜和胃黏膜都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至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就容易灼傷。

        過燙的食物在通過食道時,容易燙傷食道黏膜上皮,發生破損。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口腔和食道的溫度介于36.5℃到37.2℃,一般人體能夠食用下去的燙食物溫度在60℃到70℃間,然而這個溫度很容易燙壞口腔,還有可能燙壞食管、腸胃黏膜。

        不涼也不燙好入口

        傳統的中國飲食,幾乎都是以熱食為主,但是熱食不等于“燙食”,食物的香味也不是同溫度成正比的,食物過熱時可能只會感覺到燙,而不是香。食物入口最合適的溫度是“不涼也不燙”。

        中醫學亦講究飲食宜溫,忌過涼過熱,因過涼的食物會損傷胃腑及胃絡,導致氣滯血瘀、瘀血阻絡;過熱的食物則會導致氣血過度活躍,胃腸道血管擴張,對腸胃產生刺激。

        國外有實驗證實,進食75℃左右的食物或飲料,食管上皮就會有反應;到了80℃左右,食管黏膜上皮會出現壞死、不典型性增生。如果每天進食高溫度熱食一次,連續25天,就會傷害到食管黏膜上皮。

        所以專家建議,日常飲食中,進食溫度最好保持在10℃到40℃之間,千萬不要貪吃燙食,尤其是冬季人們愛吃火鍋,一定要將剛煮好的食物先晾一晾再入口。

        冬季養胃小tips

        飲食六個宜

        宜七分飽

        每餐進食量要少,七八分飽即可,忌暴飲暴食。此外,三餐要定時,進食過程中盡量做到細嚼慢咽,使食物得到充分消化。

        宜鮮宜淡

        食物一定要新鮮,不吃過期或放置過久的食物。烹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軟宜緩

        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烹飪時要蒸煮熟透,使食物松軟易消化,少吃烘焙、燒烤、質硬的食物,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腸負擔。進食速度要緩慢,細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

        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能增加腸胃的蠕動,促進消化。冬季運動最好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如行走、太極、慢跑等。

        遠離煙酒

        酒精對任何黏膜都會有強烈的刺激,如果飲酒的過程中抽煙,還會將煙草中的致癌物從口腔及咽喉部帶入食道。當酒精刺激黏膜導致充血時,煙草的致癌物質會加劇對黏膜的刺激。因此我們要盡量遠離煙酒,讓食道與胃更健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岐山县| 应用必备| 义马市| 乌鲁木齐县| 博白县| 平阳县| 富顺县| 祁东县| 西充县| 深州市| 襄城县| 田阳县| 郧西县| 务川| 卓尼县| 乌拉特前旗| 德江县| 曲麻莱县| 大厂| 汽车| 蓝田县| 通许县| 河东区| 清涧县| 浦城县| 海原县| 衢州市| 道孚县| 盘锦市| 平乡县| 犍为县| 曲阳县| 平和县| 南川市| 金堂县| 江孜县| 康乐县| 镇安县| 峨山| 交城县|